智聯招聘近日發布春季競爭周報,節后第三周,各行各業也陸續進入全面開工模式,人才市場也隨之進一步回溫。在復工后的第三周,隨著供需雙方信心的恢復,招聘和求職數據都在環比上升。
求職行為環比增長3成,小微及民營企業招聘占比同比收縮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節后復工三周以來,人才市場隨疫情發展變化及復工率不斷提升呈現逐周回暖趨勢。與上一周相比,企業本周的招聘職位數環比小幅增長3.93%,而求職行為環比增速為28.85%。由此,競爭指數從9.1上升至11.1,競爭較上周熱度提升。
同比來看,招聘與求職兩端的活躍程度依然不及去年,但降幅進一步收窄。與去年同期相比,復工第三周的招聘職位數下降57.27%,簡歷投遞數下降76.42%,較上一周的61.81%與80.23%有所減小。預計未來幾周人才市場的變化依然是反彈回暖的態勢,今年的求職高峰尚未到來。
疫情影響下,規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業與20-99人的小型企業在招聘數占比和投遞數占比都較去年同期有所收縮。環比看來,招聘職位數分別較上周上升10.76%與8.7%,投遞簡歷數環比增速均超過30%,反彈勢頭強。
同時,民營企業的招聘職位數與簡歷投遞數也分別環比增漲4.14%與29.7%。雖然民營和小微相對抗風險能力差,但在一系列幫扶政策的加持下,小微企業與民營企業在疫情中也不斷磨練自身“反脆弱力”,生命力逐漸恢復。
房地產行業競爭指數上升3.4,制造業逆勢生長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在復工三周的時間內,熱門行業排行的前三名無變化: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的競爭指數在本周達到18.3,金融行業與傳媒行業的競爭也持續升溫。
與第二周相比,本周十大熱門行業僅呈現出位序差異。其中,計算機軟件與IT服務(系統/數據/維護)行業繼第二周新上榜后熱度再度攀升,簡歷投遞數量環比增加31.87%和32.46%,競爭指數環比增長2.6與3.2。
復工第三周,招聘需求環比增長可觀的五大亮點行業依次為: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汽車/摩托車、儀器儀表及工業自動化、貿易/進出口。疫情期間,物資保障成為抗疫的重中之重,國務院也多次強調統籌調配全國資源。因此,許多生產制造企業首當其沖的迅速復工復產,轉產擴能保障供給,這也帶動了用人需求的快速增長。
外貿行業雖然受到疫情期間全球交通網絡阻滯的影響,但中國吸引外資的綜合競爭優勢沒有改變,大多數跨國公司投資中國的信心和戰略沒有改變。在此基礎之上,外貿結構也在不斷優化: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市場采購貿易為代表的外貿新業態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有利于抵御疫情沖擊。
注:該圖展示的亮點行業為招聘職位數較多且環比增幅較大的領域。
房產銷售類崗位競爭熱度提升明顯,生產制造類職位熱度持續升高
與長期以來的教育學科結構和存量人才結構相關,財務/審計/稅務這一崗位競爭激烈程度一直位于前列,本周也不例外,以29.4的競爭指數排在第一位。
與房地產行業激烈的競爭相呼應,土木/建筑/裝修/市政工程等建筑施工類崗位,以及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等運營崗熱度也不斷上升。土木、裝修、市政工程等建筑相關崗位熱度持續上升,競爭指數在第三周達到16.3。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隨著制造業繼續回暖,技工/操作工、生產管理/運營、機械設計/制造/維修、電子/電器/半導體/儀器儀表、質量管理/安全防護的招聘職位數環比增加,成為復工后第三周的五大亮點職業。其中,質量管理/安全防護一職可具體細化為環境、健康、消防方面的檢驗與保障方面的工作,屬于疫情防控期間的剛需,為相關人才提供了大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