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一直是各方對近幾年深圳寫字樓市場的“印象”。其實,深圳的購物中心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也給人同質化和供不應求的印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深圳的購物中心狀況又如何?
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復工,雖然深圳一些大型購物中心繼續延長閉店時間,但也有購物中心準備重新開業,例如位于福田崗廈的卓越中心則宣布重新開業。據悉,從2月17日起,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將陸續“開門迎客”。
“自從疫情開始,人一日比一日少,所以商場在春節期間堅持開店幾天后也選擇暫時閉店。”在東門太陽百貨經營箱包生意的李經理告訴記者,“除了到商超買菜,哪還有什么人逛街購物,電影院也關了,大家都待家里呢。”
記者從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和深圳各大商業公司了解到,包括天虹、寶能第一空間等多個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商場與商戶共戰“疫”,主動為商戶租戶減免疫情防控期間的租金,減租時間有7天、15天等,受惠商戶和租戶數量龐大。不過,在李經理看來,“自救”和如何恢復消費者的信心才是重中之重。她告訴記者,由于門店規模較小,沒有進行網絡銷售。為了讓銷售“不停步”,自己開始在微信朋友圈和視頻網站“賣貨”,自己還當上了“帶貨主播”。
日前,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發起了一份問卷調查,報告是對近100家零售為主企業問卷調查而成。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春節周期(1月20日-2月8日),僅有13%的深圳受訪企業因供應生活保障品使營業收入保持正增長,93%受訪企業預計未來3個月內無法恢復。100家受訪企業現金儲備及現金流平均能支撐企業經營3.27個月,其中僅有21%的受訪企業能支撐超過半年。面臨此輪疫情影響,雖然政府及金融機構也出臺了一些惠企措施,但受訪企業強烈呼吁,深圳政府部門及金融機構應及時出臺針對零售行業的優惠支援政策。
戴德梁行認為,零售業中短期前景依然不明朗,直至疫情結束,大型購物中心市場空置率將有所推升,整體平均租金則面臨下調。第一太平戴維斯認為,若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3月底之前得以有效控制,零售市場有望隨之逐步回暖,但部分品牌臨時關閉店鋪,一季度甚至上半年銷售將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