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1月8日起再融資規則公開征求意見后,2月14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關于修改<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的決定》《關于修改<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的決定》(以下簡稱“再融資規則”)。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當前疫情沖擊下,截至2月14日,A股有205家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通過審核,但尚未實施,其中部分再融資項目批文臨近原定六個月有效期。雖然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和外匯局等五部門于1月31日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中明確提到,疫情期間已核發的再融資批文有效期自1月31日起暫緩計算,但總體而言,一級市場仍難以避免受到疫情影響。此時“再融資規則”的發布,中長期利好定增市場,同時也有助于短期內幫助上市公司恢復生產。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再融資規則”的發布對一級市場投行業務利好直接,多項條件放寬,定增業務有望大增,新規對中小創更有利,加大了對科技成長股吸引力。
具體來看此次“再融資規則”給出的優惠政策,一是取消了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二是將發行價格由不得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折改為8折;三是將鎖定期由36個月和12個月分別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四是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對象數量由分別不超過10名和5名,統一調整為不超過35名;五是將再融資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
李湛認為,前三條措施有利于增加投資定增市場的吸引力。此外,延長批文有效期至12個月則有助于上市公司在批文有效期內自主選擇發行窗口,靈活應對本次疫情沖擊。
在陳靂看來,以上措施很大程度放寬了限制,且新老劃斷確定時點,將對企業后續的再融資操作帶來更大的吸引力和便利性,最終增進市場尤其是定增業務的活躍度。
“去年發布再融資新規征求意見稿后,A股定增再融資方案明顯增多,新規尚未正式發布定增市場已有所回暖,本次再融資新規的適度放松,將進一步利好再融資市場,預計2020年定增規模會大幅增長。”李湛說。記者 孟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