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菜籽粕期權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期貨市場2020年上市的首個新工具,也是繼白糖、棉花、PTA和甲醇等期權后鄭商所上市的第5個期權品種。
業內人士表示,菜籽粕期權的上市標志著鄭商所在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期權市場品種體系、滿足市場多元化風險管理需求等方面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白糖、棉花期權上市以來市場運行平穩,市場各方參與積極,功能作用得到有效發揮;PTA、甲醇期權上市近滿月,運行態勢喜人。
專家分析稱,菜籽粕期權上市后,將更好地促進我國油脂油料產業發展:一方面,上市期權有利于進一步完善菜籽粕價格形成機制,提高價格發現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相關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增強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力。
此外,上市菜籽粕等重點領域的特色農產品期權品種,有利于“保險+期貨”試點推廣,促進訂單農業發展,幫扶農民穩收增收,維護油脂油料市場穩定。
場內場外市場韌性持續增強
2019年鄭商所共上市3個期權品種,成為國內上市期權數量最多的期貨交易所,建設豐富品種工具體系的步伐不斷加快。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白糖、棉花期權在促進標的期貨市場平穩運行、發揮功能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初步顯現。
以白糖期權為例,實證研究結果顯示,白糖期權上市以來,白糖期貨價格異常波動情況顯著減少。主要是因為白糖期權為投資者對沖期貨頭寸部位的風險提供了新工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極端行情時市場的恐慌情緒,減少了投資者的非理性交易行為,充分體現了期權作為期貨“再保險”的功能。如2019年1月21日,SR1905期貨合約出現漲停板單邊市。
隨著期權市場培育深化、流動性增加,更多期權對沖、期權行權以及期權與期貨跨市場套利交易,有助于標的期貨近月合約活躍和連續合約活躍。同時,該負責人介紹,從鄭商所已上市期權運行情況來看,期貨近月合約和連續合約活躍也帶動了期權市場客戶參與近月及非活躍期權合約交易,如白糖和棉花期權1911系列合約到9月份已成為次主力合約,成交占比均達20%以上。
更為重要的是,從白糖期、現貨價格周期性波動趨勢來看,特別是在白糖期權上市以后,白糖期貨“削峰填谷”、熨平現貨價格波動幅度的引導作用日益顯著。
數據顯示,2019年鄭商所期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截至去年年底,全年期權累計成交1060.2萬手,較2018年459.3萬手增長130.8%;鄭商所期權開戶數較2019年初增長了478.9%,其中法人參與數為1690戶。法人客戶成交和持倉占比分別為64.0%和50.3%。
期權市場迎接更大發展
據介紹,截至去年年底,鄭商所已上市期權品種共計35個月份、1136個合約到期,各月份(含主力月份和非主力月份)到期日行權業務開展順利。期權行權效率保持較高水平,客戶行權、放棄選擇操作適當;會員對客戶期權到期日提醒、行權資金檢查、批量放棄等業務操作正確;交易所端到期日自動行權及放棄處理、結算順暢。
鄭商所在期權合約研發過程中,借鑒國際市場慣例,結合我國期貨市場實際及已上市期權運行經驗,充分考慮品種特點,力求科學設計合約規則,做好市場風險防范。
在提升市場監管效能方面,該負責人介紹,鄭商所市場監察系統采用期貨、期權一體化設計,針對期權風險特點,建立期權價格預警體系,分會員、分客戶對期貨、期權持倉進行實時監控,防范市場操縱風險。目前,鄭商所正在建設新一代監察系統,將運用現代數據分析技術,進一步提升期貨、期權一體化監控水平。據了解,鄭商所持續優化技術系統。鄭商所技術壓力測試和期權仿真交易表明,交易、結算、行權、風控、監察、通信等技術系統模塊功能均能滿足更多品種期權上市需要。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鄭商所將持續開展期權知識培訓,進一步創新投教方式,更好地滿足市場期權人才需求。做好產業企業的期權深度實務培訓,持續組織期權講習所,充分發揮“產業基地”企業以“點帶面”效果,帶動更多產業鏈企業利用期權管理風險。在確保已上市期權品種的平穩運行的同時,持續優化規則制度和技術系統,積極推動動力煤等更多期權品種研發上市,努力建設更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期貨市場。記者 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