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隨著A股走勢回暖,市場氛圍逐漸活躍,杠桿資金開始頻頻加倉A股。在融資客布局的眾多行業中,金融股被密集買入。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在2019年12月7日至2020年1月7日期間,A股中的金融股被融資買入額達1842億元。其中,券商股被買入1188億元,占比高達64.5%,反映出杠桿資金對A股未來走勢的樂觀態度。此外,銀行股被融資買入296億元,占比16%;保險股被融資買入184億元,占比10%。
一家大型險企年金管理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股市回暖期間,券商股是優質配置標的,尤其是龍頭券商股的配置價值凸顯。而銀行股一直是險資的重倉持有板塊。一方面,銀行股的穩定分紅契合險資屬性;另一方面,目前銀行股估值較低,大部分處于破凈狀態,配置價值較高,安全性好。
融資客買入券商股超千億元
從金融細分行業來看,隨著股市回暖,最近一個月券商股成為融資客最愛買的板塊。具體到個股,券商龍頭股依然是融資客追捧的主要對象。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顯示,最近一個月,中信證券、東方財富、南京證券3只券商股被融資買入額均超過百億元,其中,券商龍頭中信證券被融資買入168億元,買入額位列金融股第一位,位列A股所有被融資買入個股的第二位。
此外,中信建投、財通證券、第一創業、華泰證券4只個股被融資買入額均超過50億元。被融資買入較高的個股還包括浙商證券、海通證券、興業證券、廣發證券、中國銀河等。
融資客大幅買入券商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杠桿資金看多未來A股的走勢。
近期,中國人壽旗下的國壽安保基金也表示,相比較而言,A股和H股市場無論從估值或者相對水位角度來看,風險是比較低的,特別是傳統行業的估值更是處在歷史極低水平,即便從股息率角度觀察,也具備比較好的投資價值。
銀保股被融資買入占比達26%
銀行股最近一個月被融資買入總額雖不及券商股,但仍有多只銀行股受到融資客的關注。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最近一月銀行股被融資買入296億元,在金融股中占比16%。
國有銀行股被融資買入額高于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5家銀行分別被融資買入額達37億元、27億元、24億元、23億元、16億元,分列銀行股融資買入額的前五。
在股份制銀行中,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等被融資買入額也均超過1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1月7日收盤,A股銀行股中仍有22只處于“破凈”狀態。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銀行板塊大面積“破凈”的主要原因是:銀行的盈利增速較過去幾年有所放緩;同時,銀行股盤子比較大,當整個市場走勢并不強勁時,銀行股的股價難有大的表現;此外,銀行股彈性較小,中小投資者不太熱衷,主要是一些機構配置銀行股。在楊德龍看來,國內銀行股的估值已經處于歷史底部。
除券商股和銀行股外,保險股也被融資客“相中”。數據顯示,最近一個月,中國平安、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人壽、西水股份、天茂集團7只保險股,分別被融資買入127.2億元、17.7億元、16.7億元、8.7億元、8.5億元、3.5億元、2.6億元,合計被融資買入額達184億元,占所有金融股的10%。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家券商機構表示,紛紛看好保險股一季度的股價表現。在保險行業2020年度投資策略中,中銀國際表示,短期內利率有望回暖,2020年“開門紅”,各家保險機構普遍以年金險作為主打產品,時間節奏有所差異,預售情況良好,在去年低基數下有望實現較高增速。目前保險板塊切換至2020年的P/EV(市值/內含價值)估值僅0.8倍,看好保險板塊一季度的股價表現。
其他金融行業股也被融資買入
除銀行、證券、保險三大板塊外,其他細分行業的金融股也被融資客不同程度地買入。其中,信托股中的陜國投A、安信信托分別被融資買入12.2億元、9.3億元。此外,中航資本、越秀金控、愛建集團、江蘇租賃、九鼎投資、仁東控股等非銀金融股也被不同程度的融資買入。
總體來看,被融資買入的個股中,無論是銀行、證券、保險,還是其他非銀金融,凡是細分領域的龍頭股被融資買入的金額都遙遙領先。
融資客緣何扎堆買入金融龍頭股?國壽安保基金分析認為,龍頭股的地位經過供給側改革變得更加穩固,金融行業很難再有新進入者,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趨于穩定,經營狀況良好的龍頭公司就具備了提高分紅比例的能力。記者 蘇向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