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1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從環比看,CPI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PPI由上月上漲0.1%轉為下降0.1%。從同比看,CPI上漲4.5%,漲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PPI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沈赟表示,11月份CPI同比漲幅擴大,PPI降幅收窄。
西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楊業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豬肉價格已呈見頂勢頭,無需過度擔憂豬肉價格大幅推升CPI。預計12月份CPI將較11月份小幅回落,明年1月份春節錯位或許將導致CPI達到頂點,之后CPI將回落。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CPI最大的壓力主要來自豬肉價格的上漲,但目前政府已經做出了相關應對。隨著向市場投放政府儲備豬肉以及開放進口豬肉等行為的落實,預計產能缺口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補充。因此,即便價格指數被一時推高,生豬產能的探底趨穩也將推動豬肉市場供應逐步恢復,預計隨著基數效應的降低,CPI快速上行的動能將逐步減弱。
就貨幣政策走勢,章俊表示,預計年前進行降準降息的概率不大,主要還是通過溫和續作MLF以維穩市場流動性水平。未來調降基準利率則更多是發揮和承擔“貨幣政策信號”的作用。如果往后出現基準利率的調降,將以非對稱性降息的形式存在,即以調降銀行負債端成本的方式提高銀行主動放貸以及主動調降LPR報價的動力。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明年來看,2020年春節提前至1月份,錯期效應會帶動CPI再度上行。不過,其后伴隨生豬產能恢復,非食品價格走勢平穩,CPI漲幅將出現高位回落態勢,特別是下半年漲幅將明顯下行,全年有望保持在3.0%左右,宏觀經濟并不面臨顯著的通脹風險,物價因素對2020年央行貨幣政策的掣肘作用不必過度高估。(記者 蘇詩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