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上資金持續流入,兩融余額穩步攀升,強勢股補跌,市場風險充分釋放,國內政策性利好消息逐步釋放,不斷引進外資的同時,也在加大長線資金的入市步伐,市場未來支撐可期。”業內人士對記者如是表述。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2月6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實現五連升,達到9723.45億元,較11月29日增長73.24億元。對此,市場人士指出,兩融余額的增加,釋放出止跌企穩的積極信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融資客對后市的信心正在恢復。從目前行情來看,滬指可能圍繞2900點附近震蕩,但不改中期向上格局。隨著市場情緒逐漸回暖,兩融余額有望持續上升,春節前紅包行情可期。
11月29日以來截至12月6日,在28類申萬一級行業中,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等三類行業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居前,分別為18.15億元、16.33億元、8.22億元。
事實上,作為科技領域中的重頭,電子行業不僅成為融資客眼中的香餑餑,近期以券商等為代表的機構也集中走訪調研電子股,圍繞電子科技領域的主題熱度依然不減。光大證券表示,預計國內半導體產業將加速發展,在當前全球局勢不太確定的背景下,國內終端廠商開始將供應鏈向國內轉移,將真正發揮下游帶動上游發展的作用,半導體國產替代正在加速進行。推薦相關標的:聞泰科技、兆易創新、北京君正、韋爾股份等。
兩融標的股方面,11月29日以來截至12月6日,共有787只兩融標的股期間呈現融資凈買入狀態,合計融資凈買入金額為161.81億元。貴州茅臺(7.50億元)、聞泰科技(2.67億元)、紫光國微(2.65億元)、中國軟件(2.61億元)、中信證券(2.27億元)、長春高新(2.03億元)等7只標的股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居前,均超過2億元。恒瑞醫藥、東方財富、中國國旅、景嘉微、牧原股份、萬華化學、航錦科技、中炬高新、同花順、北信源、北京君正、長電科技、沃森生物、新城控股、浦發銀行、華夏幸福、上海鋼聯、瀘州老窖等標的股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在1億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9日以來截至12月6日,上述787只個股中,共有562只個股期間累計實現上漲,占比71.41%。雷柏科技、愛施德、北京君正、精測電子、奮達科技、凱龍股份、國星光電、揚杰科技、號百控股、聯創電子、江蘇國泰、兆易創新、福萊特、神州數碼、長盈精密等個股率先開啟反彈,期間累計漲幅均逾15%。
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場較為不確定的背景下,被資金青睞的個股往往最大的優勢就是性價比高,具有很高的安全邊際。隨著政策面不斷釋放積極信號,監管層呵護資本市場的力度加大,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將驅動行情反彈持續,部分優質公司的長期潛力將被充分挖掘,其較高的投資價值必然能夠吸引大單資金的涌入。(見習記者 徐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