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來的4個交易日,滬深兩市股指呈震蕩態勢,滬指圍繞2900點展開拉鋸,兩市量能持續萎縮,市場資金多以觀望為主。盡管如此,在此階段仍有1078只個股期間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其中,273只個股期間受到1000萬元以上大單資金追捧。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市場再次進入存量博弈階段,近期指數依舊在2900點附近震蕩,短期波動幅度有限。觀察盤面發現,部分藍籌股估值接近高位,疊加機構資金的年末效應,引發了機構的集中兌現,預計高價股和藍籌股將有補跌出現,低價股性價比較高。另外,臨近年末,短線資金因為調倉換股等因素,對股指形成一定的影響,但中期資金仍在估值較低兼具成長的板塊或標的進行分批吸納和布局。
進一步統計發現,上述273只個股中,有33只個股周內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超過1億元,京東方A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達到21.43億元,矩子科技、浙商銀行、TCL集團、萬科A、三一重工、華友鈷業、農業銀行、中國交建、中國建筑、廣電計量、格力電器、洛陽鉬業、長電科技等13只個股期間均受到2億元以上大單資金搶籌,包括大豐實業、興業銀行、上海銀行、大名城、鋼研納克、贛鋒鋰業等在內的19只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超過1億元,這33只個股合計吸金93.69億元。
在大量資金追捧下,上述273只個股近4日股價普遍實現不俗的市場表現,有204只個股期間股價實現上漲,占比逾七成。其中,除11月份以來上市的次新股股價表現強勢外,有17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超過10%,青海華鼎(24.15%)、新農開發(20.16%)、欣旺達(17.65%)、漫步者(13.79%)、江泉實業(13.32%)、中迪投資(12.41%)、標準股份(12.23%)和鼎信通訊(12.06%)等個股期間股價表現突出,均逾12%。
良好的業績預期或是場內主流資金追捧的重要原因。《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共有39家公司率先披露了2019年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共有23家,占比近六成。沃爾核材(950.00%)、科達利(210.00%)、富春環保(175.00%)、山東赫達(130.00%)、棒杰股份(125.00%)、漫步者(110.00%)和高德紅外(100.00%)等7家公司均預計2019年全年凈利潤同比翻番。
行業方面,房地產、銀行、建筑裝飾等三類申萬一級行業近4日備受場內主流資金的追捧,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處于行業前列,分別為4.62億元、4.46億元、3.75億元,合計吸金12.83億元。
其中,房地產板塊的后市機會,長城證券表示,目前微觀政策有邊際改善的跡象:首先,目前房地產板塊估值低于2014年年初水平,處于歷史底部區域,已基本反應了對行業政策偏緊及基本面下行的預期;其次,隨著宏觀及貨幣政策改善,房地產政策面進一步收緊的空間不大,而在因城施策框架下邊際改善空間加大;第三,考慮到竣工節奏加快,龍頭公司業績有望加速釋放,建議板塊配置可適當積極,推薦低估值龍頭股萬科A、保利地產、招商蛇口,以及布局重點城市的二線龍頭標的。
在銀行板塊的操作策略上,天風證券表示,經濟企穩有望,2020年銀行股估值提升可期。PPI或見底回升,經濟企穩將帶來信用成本的下降,抵補息差小幅下行對盈利之影響,預計2020年上市銀行盈利增速保持平穩(整體6%-7%)。在經濟企穩的預期下,2020年銀行股估值修復空間較大,或將修復至1倍,12月份銀行股表現值得期待。推薦興業銀行、工商銀行、光大銀行,關注基本面或反轉的北京銀行、浦發銀行等。(記者 任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