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破增發價的定增股一度被認為是市場的另一個價值洼地,不僅意味著中小投資者可以以低于大股東、機構投資者的價格買到更便宜的股票,而且不受定向增發鎖定期限(多為12個月內,大股東認購部分為36個月)限制。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11月21日,近一年以來已實施完成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共201家,其中股價跌破定增發行價的有80家,占比約39.80%。這80家公司中,主板45家,中小板19家,創業板16家。
最新收盤價與增發價相比較,57只個股折價率超過10%,41只折價更是超過20%。其中折價幅度排名居前的分別是東旭藍天折價69.88%;常鋁股份折價59.04%;萬達電影折價56.60%。
從估值來看,40只定增破發個股動態市盈率低于30倍,其中28只市盈率更是在20倍以下。市盈率最低的華夏銀行,僅5.60倍。(數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