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0月份,國務院發布《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以來,海南在擴大開放、制度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
11月19日,商務部發布消息稱,商務部等18部門11月5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在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其他自貿試驗區施行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了適用于海南自貿試驗區的其他自貿試驗區施行政策,包括四方面共30項政策內容。在擴大金融領域開放方面,提出支持民營資金進入金融業、加強與境外人民幣離岸市場戰略合作等7項內容。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近期海南自貿區相關政策通知發現,今年5月份,商務部發布《關于支持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推進在海南自貿試驗區試點其他自貿試驗區已施行的政策。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第二屆進博會提出要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通知》的印發貫徹了這一精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記者表示,海南自貿區建設一年來,在人才引進力度、航線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此時印發《通知》推進試點其他自貿區已施行政策時機已經成熟,將對海南整體的經濟發展結構產生重要影響。
“海南自貿區金融領域開放實際上就是在鋪路,如今的經濟發展一定是資金先行,排清金融流通障礙對于進一步提升海南自貿區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盤和林說。
根據《總體方案》,海南自貿區在加快金融開放創新方面,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化,擴大金融業開放,為貿易投資便利化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在今年2月份、4月份、5月份和7月份,海南省分別舉行四次發布會,介紹了海南自貿區制度創新案例。值得注意的是幾項金融創新成果,如針對中小微企業專利閑置,資金短缺、融資難、無形資產轉化為產出能力弱等問題,海南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的模式和路徑;正式上線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體系,為企業提供跨境收支、跨境貿易融資、基于離岸匯率的本外幣兌換以及貸款投放服務等。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液,擴大金融領域開放可以帶動整個海南自貿區的建設發展。”肖本華認為,目前國內許多自貿區金融開放的經驗都值得海南學習借鑒。海南在復制其他自貿區的開放政策時,一要結合海南實際情況,可將多種政策結合起來,綜合施策;二要注重提高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尤其是金融風險預警處置機制的建設。(記者 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