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9年11月4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均提高105元。折升價92#汽油上調0.08元,0#柴油上調0.09元。
據統計,經過本輪零售限價上調,本年度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已經歷22次調整,其中12次上調,7次下調,3次擱淺。漲跌互抵后,汽油累計上調幅度達320元/噸,柴油累計上調幅度達330元/噸,折合成升價,92#汽油累計上調0.25元,0#柴油累計上調0.28元。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王蘆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本次調價政策落地后,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轎車,加滿一箱92#汽油將較之前多花4元,出行成本小幅增加。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到下次調價窗口開啟(11月18日24時)之前的半個月時間內,消費者用油成本將增加6.4元左右。物流行業支出成本出現增長,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重型卡車為例,未來半個月內,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增加171元左右。
中宇資訊成品油分析師胡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輪調價周期內因臨近月底,盡管原油偶有反彈,但成品油趁此機會多數穩價促銷,零星窄幅趨弱整理,仍以出貨為主要目的,交投優惠幅度較大。商家趕量為主,報價上雖有趨強,但實際成交價仍維持低位,業者多擇低購進觀望氛圍較重。由此造成批發報價本周期向下調整,而批零價差則出現反彈,為加油站提供一定優惠空間。
胡雪表示,截至11月1日,國六92#汽油均價在7004元/噸,國六0#柴油均價在6775元/噸,汽油柴油分別較零售到位均價低1745元/噸和505元/噸。天氣轉冷,部分北方地區面臨柴油置換問題,雙11后物流行業用油也會出現短暫增加,故而柴油批零價差較難出現太大走高。汽油需求端暫缺乏有力支撐,批發環節反彈阻力較大,批零價差數據顯示相比上個調價周期結束汽油批零價出現107元/噸的漲幅,本輪上調兌現后汽油批零價差仍有望繼續走高。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戴田東對記者表示,下周期雖然短時利好將提振油價走勢,但在宏觀大環境暫無實質改善下,國際原油或延續弱勢體現。在上周中國制造業指數及美國就業數據的強勁拉動下,對于近期油價會起到一定支撐作用。不過,一旦本周期內原油庫存數據以及其他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原油從相對高位滑落的概率較大。預計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將仍存上調可能,調價窗口為11月18日24時。(記者 蘇詩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