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屬于稀缺權威指數,基金公司想要布局相關ETF,就要拿到指數公司授權以及交易所的無異議函。”
“旗下有ETF業務的基金公司應該都已經遞交了授權申請。”
數十家基金公司提交了科創50指數的申請授權方案,最終名額可能只有2個。
上周五,上交所宣布延后發布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令積極布局的基金公司有點失望。據了解,過去兩個月,已有數十家基金公司提交了科創50指數的申請授權方案,有消息稱最終只會選擇兩家公司授權,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數十家公司爭搶授權
據悉,按照此前規劃,上證科創板50指數會于10月16日前后推出。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表示,該公司兩個月前就提交了相關方案。
上海一位開放式交易型指數基金(ETF)基金經理表示:“估計旗下有ETF業務的基金公司都已經遞交了授權申請。”
“科創板屬于稀缺權威指數,基金公司想要布局相關ETF,就要拿到指數公司授權以及交易所的無異議函。”北京一位ETF基金經理透露,目前交易所并未明確首批科創板ETF會授權給多少家基金公司,但從過往情況看,上證50、深100、滬深300、中小板、中證500、創業板等重要寬基指數推出時,首批授權的基金公司都只有一兩家。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科創板ETF競爭激烈,基金公司都在想盡辦法爭取授權。還有業內人士表示,所在公司也遞交了科創板ETF授權申請,但估計競爭會非常激烈,并未對此抱太大希望。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授權是對基金公司ETF規模、運作經驗、運作效果等方面綜合考察的結果,實力雄厚的公司應該更有機會。
不過,根據記者的了解,爭取科創板ETF授權不僅是大型基金公司間的較量。銀行系基金公司尤其積極,有的已經制定了指數戰略,其中還包括相關業務開展不算成功的基金公司。
據記者了解,有基金公司為了加快產品上報速度,已經準備好了科創板50指數基金的招募說明書等相關材料,并且落實了托管行,計劃在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發布后,第一時間上報相關指數基金。
不過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產品合同都是小事,材料一天就可以弄好,關鍵還是要拿到指數授權。
布局意愿強烈
對于此次科創50指數的推遲發布,業內人士已有預期。有基金經理表示,參考創業板的進度,首只指數及指數基金出現的時間會比較晚。
除了對指數推遲推出表示理解,業內人士對于僅授權一兩家公司也相當贊同。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認為,若首批科創板ETF授權給太多家公司,會分散市場需求,意義不大。
“首批科創板ETF最好是有所限定,一方面降低試錯風險,另一方面市場需求也能夠更為集中,有利于ETF做大規模。”上述深圳基金公司人士說。他認為,即便科創板指數如期發布,科創板ETF也不宜過快推出。“科創板指數只是給大家一個觀察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標,相關ETF可以等到指數運行平穩、成份股個數足夠多時再投入發行。”
“ETF產品分散個股風險非常重要。如果科創板上市公司家數近50只,就意味著這50只個股全部要納入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其中也會包括部分市值較小的股票,較易受市場操縱風險。只有當科創板上市公司家數足夠多,保證市值較大的股票入選科創板50指數,ETF更能發揮其分散風險的作用。此外,科創板剛起步,市場流動性尚弱,若科創板ETF首發募集規模達到50億以上,市場流動性也很難支持ETF的運作。”上述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分析,“對基金公司而言,目前最主要的是搶占賽道,拿到首批授權,即使科創板指數推出之后,相關ETF產品沒有立即推出,問題也不大,因為市場需求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