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正式公告《聯盟地區藥品集中采購文件》,意味著“4+7”試點城市藥品帶量采購將在全國鋪開。9月24日,集采擴圍招標在上海市舉行,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據記者了解,此次集采擴圍,3家以上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報價降幅較大。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全國擴圍公布擬中選結果顯示,25個“4+7”試點藥品擴圍采購全部成功,價格都降低到不高于“4+7”試點中選價格的水平,群眾費用負擔將大幅度降低。
本次聯盟采購共有77家企業。產生擬中選企業45家,擬中選產品60個。與聯盟地區2018年最低采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9%;與“4+7”試點中選價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企業的報價及中標情況也影響著相關上市公司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收盤,恩華藥業、京新藥業股價跌停,信立泰跌幅達9.4%。樂普醫療漲幅約為5.93%;華海藥業一度大漲5%,最終收于15.54元/股,漲幅為2.98%。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生物制藥盤中一度大跌,最終股價收紅。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管理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部分產品降幅比第一次帶量采購的價格還要低,這也提醒企業未來要更好的規劃企業的產品結構。“化學仿制藥未來更多的是規模性產品,暴利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集采擴圍
《聯盟地區藥品集中采購文件》顯示,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有關要求及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城市(以下簡稱4+7城市)及已跟進落實省份執行集中采購結果的基礎上,國家組織相關地區形成聯盟,依法合規開展跨區域聯盟藥品集中帶量采購。
據了解,聯盟地區包括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聯盟地區4+7城市除外。
本次集中采購藥品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由各聯盟地區確定。首年約定采購量按以下規則確定:實際中選企業為1家的,約定采購量為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的50%;實際中選企業為2家的,約定采購量為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的60%;實際中選企業為3家的,約定采購量為首年約定采購量計算基數的70%。
集中采購結果執行周期中,醫療機構將優先使用本省(區)集中采購中選品種,并確保完成約定采購量。聯盟地區醫療機構在優先使用本省(區)集中采購中選品種的基礎上,剩余用量可按所在地區藥品集中采購管理有關規定,適量采購同品種價格適宜的其他藥品。
采購周期為:中選企業不超過2家(含)的品種,本輪采購周期原則上為1年;中選企業為3家的品種,本輪采購周期原則上為2年。采購周期視實際情況可延長1年。
市場格局改寫提速
此前首次帶量采購對不同類型的中標公司的業績影響已經顯現端倪。
例如,科倫藥業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百洛特作為公司第一個也是同領域第一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在4+7帶量采購中標后,迅速覆蓋了11個重點城市的200多家三級醫院,對整體銷售增長促進明顯,上半年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97.14%,同時,隨著福建、河北等省份聯動4+7中標結果和帶量采購政策的進一步推進,科倫的市場份額還將進一步提升。
信立泰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5601.92萬元,同比增長3.92%,其中,醫藥制造業營收232235.41萬元,同比增長2.4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256.4萬元,同比下降19.90%。
不過,信立泰表示,“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政策”落地以來,泰嘉銷量及市場占有率快速增長。
此輪帶量采購擴面至25個省區,受波及的市場空前巨大。
西部證券認為,《聯盟地區藥品集中采購文件》發布,制劑原料一體化企業有望受益。帶量采購擴展到全國,品種依然是第一批的25個,最多采購70%的使用量,金額約為第一次4+7集采的3倍。本次帶量采購允許最多3家中標,中標企業交替選擇省份執行。預計3家以上競爭的品種價格廝殺較為激烈,少于3家競爭的品種格局相對緩和。制劑和原料一體化帶來的成本優勢是核心競爭力,已通過一致性評價及原料藥自產的企業將會大概率在此次采購中贏得市場。
“帶量采購全面鋪開,仿制藥有望加速整合。”一位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大力轉型創新已成為了藥企的共識。但是如何轉型創新仍是眾多藥企面臨的挑戰。記者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