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8月份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布會上表示,從數據來看,今年以來,我國物價運行在合理區間。
1月份至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平均同比上漲2.4%,8月份同比上漲2.8%,漲幅與上月持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去年同期上漲0.1%,8月份同比下跌0.8%。
孟瑋表示,進一步看,物價上漲的結構性特征明顯,主要表現為食品價格上漲。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明顯上漲,帶動食品價格漲幅較大。但從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來看,8月份同比上漲1.5%,1月份至8月份平均上漲1.7%。
孟瑋表示,保持物價特別是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基本穩定,事關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保障市場供應,促進物價基本穩定。比如,牽頭制定出臺保供穩價的方案和措施,大力支持生豬養殖能力建設,增強儲備調控能力,切實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等。目前一些措施已在有效落實中,并產生了一定積極成效。
從近期監測情況看,豬肉價格趨于穩定,9月11日—9月17日,36個大中城市豬肉平均零售價格日均漲幅為0.28%,較8月份明顯收窄。其中,中秋節第2天(9月14日)下降0.22%,36個大中城市10漲13跌13平。果蔬價格小幅回落,9月17日,水果、蔬菜平均價格比8月底分別回落3.2%和2.2%。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7月份生豬存欄量較6月份環比下行,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前期生豬存欄過度去化,補欄尚需時間;立秋前后豬肉季節性需求量較大,疊加造成了8月份的豬價上行。豬肉價格的上漲促使豬肉消費向牛羊禽肉等替代品轉移。8月29日,國家發改委表示為應對物價上漲,減輕困難民眾的生活影響,已累計發放24億元的補貼;9月6日,發改委表示將增加豬肉、水果、蔬菜等農產品的生產供應,保持物價總體穩定。臨時價格補貼等措施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對沖消費品價格上漲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負面影響。
孟瑋表示,國慶佳節臨近,從物價走勢分析看,國慶節期間,物價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密切監測重要民生商品市場價格變化,根據需要及時采取相應調控措施,保持物價基本穩定。記者 蘇詩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