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南方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募基金迅速作出解讀,并談及此次降準對股市的影響。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眾多公募基金較為一致的觀點是,此次降準在市場整體預期之中,釋放資金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談及此次降準多A股市場的影響,公募解讀稱,將極大利好科技、消費和金融三大行業,“金九銀十”行情可期。
南方基金表示,央行此次降準釋放的資金能夠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進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有利于經濟企穩,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對股市和債市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華商基金認為,降準如期而至,貫徹落實國常會精神,配合LPR改革及時進行普遍降準,可以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通過銀行傳導有效降低實際利率水平。
中歐基金也分析表示,此次全面降準和定向降準,為整個資本市場釋放了充沛的流動性,將有力改善投資者對于經濟前景的預期。
前海開源基金認為,此次央行降準意味著市場流動性再獲放松,政策對沖加速落實。
博時基金表示,此次央行降準力度較大,包括汽車、消費、農村建設、區域經濟、高端制造業等主題政策最近也持續發酵。
招商基金表示,高彈性的非銀以及科技股板塊有望繼續受益流動性好轉和市場風險偏好上行。
國泰基金表示,短期A股市場比較樂觀,本輪行情預計還會持續:“相對看好的行業包括流動性寬松利好的券商,景氣度不斷提升且有望持續的5G、計算機和新能源板塊(光伏、風電)以及有望觸底回升的汽車行業。”見習記者 王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