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來說,半年報的撰寫與發布已經是司空見慣,而對于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來說,2019年的半年報可以說是它們的中報首秀,其中的重要財務指標也受到了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梳理Choice金融終端匯總的A股上市企業2019年半年報發現,目前科創板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按證監會行業分類,以下簡稱“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共有10家,占比達35.71%。
根據2019年中報數據可以看出,這10家企業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為6.48億元;平均凈利潤為1.17億元。
同時,數據顯示,A股同行業共有356家上市公司,2019年上半年的平均營業收入為29.39億元;平均凈利潤0.98億元。
對比兩組數據可以發現,雖然科創板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2019年上半年平均營業收入遠低于同期A股同行業企業(相差近22.91億元),但是平均凈利潤卻超出0.19億元。
資深產業觀察家梁振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科創板上市的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所以營業規模相比主板市場同行業企業較小。
“科創板企業2019年上半年營業額最多幾十億元,而大部分主板上市企業的同期營業額都在幾十億元以上,規模較大企業甚至能達到上千億元。”梁振鵬進一步表示。
對此,北京勻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李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上市的企業雖然體量較小,但是整體成長迅速。
梁振鵬分析認為,科創板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2019年上半年的平均凈利潤之所以高于主板企業,是由于科創板企業成立時間相對較晚,企業制度相對靈活,財務負擔更小,企業發展的歷史負擔更輕,所以相比主板上市企業,科創板企業的經營成本更加可控,平均凈利潤也更高。
“大部分主板的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的經營時間相比科創板企業要長,企業存在各種各樣的歷史經營包袱,比如有些企業此前銷售的產品主要靠線下實體門店,現在雖然將渠道轉向電商,但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放棄掉實體門店經營,這就給企業增加了很高的銷售成本。”梁振鵬分析道。
此外,記者發現,科創板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2019年上半年的平均研發費用約為0.7億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百分比最高的企業為安集科技(21.1%),最低的企業為嘉元科技(3.37%),10家企業的研發費用平均占比值為13.22%。
同時,數據顯示,A股同行業上市企業2019年上半年平均研發費用約為1.55億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百分比的平均值約為8%。
對此,李想分析道,科創板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的研發費用占比較高,一方面是由于科創板的制度設置,企業每年的研發費用不能低于營業收入的15%;另一方面是由于科創板企業對于技術研發的態度要更加積極。
“科創板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比主板同行業企業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要高出很多,充分體現了科創板的戰略定位,即注重科技創新,更具有成長性。”李想進一步表示,目前來講,科創板企業的規模不大,但是研發費用不低,高研發投入對企業的經營現金流會產生影響,但是對自身技術甚至國內相關產業技術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企業可以不斷地抓住科技的發展潮流,也更容易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梁振鵬則表示,科創板企業的生存發展十分依賴技術研發,投入力度越小則企業的創新能力以及產品的綜合競爭力可能越弱,企業研發方面投入的力度越大,發展后勁就越足。見習記者 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