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9月2日獲悉,近日,上交所公司畫像系統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項目已正式上線運行。近年來,證監會多次強調要牢牢抓住信息技術創新帶來的發展機遇,提升科技監管水平。按照這一要求,上交所在證監會的指導支持下,抓緊推進公司科技監管專項工作。
本次上線運行的公司畫像系統,旨在幫助監管人員快速、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司情況,更加及時有效地發現公司的潛在風險,輔助分管人員對定期報告進行審核,成為科技賦能監管的有益實踐。
專業性和通用性兼備
在上市公司數量日益增多、監管復雜性日益增強的環境下,傳統監管模式難以滿足現有的需求。通過科技手段突破瓶頸,創新監管方式,能夠解決監管資源不足的問題,提升監管工作效率。
從項目建設之初,公司畫像系統就以專業性和通用性相結合為目標,體現對公司監管的輔助作用。
項目建設的專業性和通用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功能上,項目建設緊貼一線監管需求。與市場上眾多的資訊終端軟件不同,公司畫像系統由上交所自主開發,著重滿足監管功能的需要,為監管提供實時性智能輔助。二是內容上,分類監管和分行業監管理念一以貫之。畫像系統建設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思路,借助大數據、文本挖掘等技術支撐,分門別類,突出重點,篩選優秀公司,揭示風險公司,為后續監管與服務提供科技輔助手段。三是項目人員配置上,一線監管人員和技術專業團隊密切協作,保證項目建設的專業性,實現優勢互補。業務經驗上,既有業務骨干也有年輕力量,為后續培養人才、鍛煉隊伍做好儲備。四是開放性上,設計之初即考慮可向不同需求對象開放使用,實現資源共享。使用者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網絡中只需用戶名密碼就可輕松登陸,增加了溝通和交流的便捷性。在技術架構上,也考慮了用戶類型和應用場景的可拓展性。
主推三大監管支撐功能
按照“安全優先、需求導向”原則,公司畫像系統優先建立“公司快覽”、“風險掃描”、“財報審核”三大功能模塊。
“公司快覽”模塊,有效整合上市公司監管相關信息和數據。以服務監管需求為導向,從監管檔案、關鍵指標分析、股價與公司大事、股東及關鍵人員、業務及財務信息、行業比較分析、資本運作信息、外部評價信息、公司關系圖譜等九大方面進行描繪,展示公司情況的“全景圖”。通過多維度、全歷史、可視化地展示公司信息,幫助分管人員快速了解公司的前世今生,迅速聚焦公司重要事項,提升監管人員對公司情況掌握的深度和廣度。
“風險掃描”模塊,從財務業績風險、公司經營風險、公司治理及合規風險、股東關鍵人員風險、股價輿情風險、資本運作風險、公司債券風險等七大方面設置80余個風險標簽,160余項觸發預警情形的業務規則,努力實現對公司風險的識別判定和提前預警。從數據來源上,既選取了外部供應商及公開信息的基礎數據,也集成了所內多年開展XBRL應用積累的信息披露原始數據,以及其他內部監管數據資料。
“財報審核”模塊,從識別財務舞弊及財務異常出發,設置資產質量、盈利狀況、運營情況等相關標簽78個,預警規則200余項,實現滬市公司定期報告自動審查全覆蓋。相關預警標簽會隨著同行業公司披露數量增加而進行動態更新,保證信息呈現的精確性。經對2018年年報審核情況的檢驗,系統自動生成的審核簡報對問詢函問題的覆蓋率已達到近60%。記者 張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