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期北上資金表現出較為疲軟的態勢,但從中長期來看,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均認為,鑒于目前A股市場估值處于低位、且國際指數相繼納入A股,預計未來外資仍會持續流入A股市場。
近日MSCI官網稱,將于北京時間8月8日凌晨5時公布指數成分股調整結果,同時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由10%提升至15%,但從8月7日的市場表現來看,A股對于這一利好消息的接納程度似乎還略有滯后,具體在北上資金方面,仍延續此前的凈流出態勢。
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收盤,滬股通當日資金凈流出22.47億元,深股通當日資金凈流出4.82億元,北向資金當日累計凈流出27.29億元,且已連續7天呈現凈流出態勢。
太平洋證券策略分析師金達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MSCI8月7日公布的指數調整結果來看,將于8月27日收盤后正式生效,所以在此期間,外資動向仍將取決于主動型配置資金。預計8月27日生效前,當日尾盤有望迎來被動型外資集中配置。
事實上,從8月份以來北上資金的表現來看,8月1日至8月7日期間的累計凈流出金額達到154.8億元,但若將時間軸拉長至全年來看,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北上資金的凈流入金額仍高達1476.64億元。
“考慮到今年下半年MSCI的權重提升以及A股納入富時指數節奏,預計下半年外資的流入規模還有2000億元至3000億元的空間,其中,被動資金規模或為1000億元。”金達萊分析稱。
金百臨咨詢首席分析師秦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就第四季度的市場預期來說,A股資金流向可能會有一定的積極變化。一方面是因為當前A股指數雖然面臨著較大的外圍環境劇變壓力,但仍處于低位區域;另一方面則是全球央行的“降息潮”,為我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騰挪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所以,穩增長措施的落地預期也在持續增強,加之此前外匯局透露,正考慮進一步放寬甚至取消QFII額度限制,綜合以上因素來看,預計會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資者,改善對中國經濟前景的預期,從而有利于資金的凈流入。記者 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