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人壽在今年一度終止受讓萬達信息5%股權,但萬達信息8月6日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自2018年12月28日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至2019年8月6日收盤,中國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5497.25萬股,累計增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0117%。此次權益變動后,中國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10.0259%公司股份。
沉寂兩年后,A股市場上的險資舉牌現象隱約再現回暖之勢。《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險資舉牌共計5次,舉牌方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二三分”。
在國金證券李立峰看來,近兩年監管層對保險資金運用的監管重點,由規范險資舉牌轉向引導險資加大對權益類資產投資;加之與發達國家保險資金的資產配置結構相對比,目前我國保險對股票類資產的投資比重仍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預計未來險資的股權投資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險資5次舉牌
從今年險資舉牌的上市公司類別來看,平安人壽更為青睞地產股。
具體來看,在今年平安人壽的兩次舉牌中,增持的均為地產股。如華夏幸福2月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華夏控股基業控股股份公司(下稱“華夏控股”)、實際控制人王文學已與平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平安資管”)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根據協議,華夏控股向平安資管轉讓1.7億股華夏幸福股份,約占公司總股本的5.69%。
僅隔半年時間,平安人壽再次舉牌,委托平安銀行資管與賣方中化香港、中國金茂簽署了轉讓協議,以85.97億港元(約76億人民幣)受讓中國金茂17.87億股份。交易達成后,平安人壽及關聯方對中國金茂的持股從此前的248.14萬股增至17.90億股,占此次交易擴大后總股本的15.22%。
而中國人壽的選擇則是以藍籌股為主。5月底,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發布關于舉牌申萬宏源股票的信息披露公告顯示,中國人壽本次投資5.39億元,參與申萬宏源H股IPO,認購其公開發行H股股份1.73億股。交易完成后,中國人壽合計持有申萬宏源H股總股本的6.9053%。
相較于平安人壽而言,中國人壽今年的第二次舉牌間隔時間明顯更短。8月1日,中國人壽發布公告稱,通過港股二級市場買入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800萬股股份,增持后其持股比例達到4.977%。此外,中國人壽的一致行動人國壽富蘭克林此前持股比例為0.041%,兩者合計持股為5.019%,觸及5%舉牌線。
如是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首席研究官朱振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和2015年的險資舉牌潮相比,今年的險資舉牌在以下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差異:首先從舉牌方來看,今年主要以保險龍頭公司為主,而2015年則是以恒大系、寶能系、安邦系、生命系等規模較小的保險公司為主;其次在資金來源上,本輪舉牌多為保險責任準備金、自有資金及專項產品募集,2015年則主要通過萬能險進行操作;最后在舉牌策略上,本輪舉牌多數采取協議轉讓等和平收購方式,以長期價值投資為主,而2015年則以二級市場競價交易買入的短線操作為主,另外還伴有爭奪控制權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今年險資舉牌無疑更加理性。”朱振鑫如是說。
下半年舉牌頻率或加快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共有36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2016年這一數字下降為15家,2017年為8家,2018年為9家,而今年以來,截至目前,險資舉牌僅有4次,尚不足2015的“零頭”。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永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結合當前A股市場估值處于低位,且PE均值也較低,加之自去年以來,監管層密集發聲鼓勵險資入市、并對險資入市予以一定的松綁,預計下半年險資舉牌的頻率或有所加快。
雖然今年以來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數量并不多,但年內監管層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的趨勢,多次鼓勵險資作為長期資金入市。
記者梳理發現,繼去年銀保監會發布《關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鼓勵險資設立專項產品投資股票,以及修訂《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股權投資的行業范圍限制外,今年1月28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表示,鼓勵保險公司使用長久期賬戶資金,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拓寬專項產品投資范圍,加大專項產品落地力度;此后,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在6月上旬透露,銀保監會正在積極研究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例事宜。總體方向是在審慎監管的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投資自主權,更好地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優勢,提高證券投資比重,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朱振鑫表示,在保險公司股權投資限制被打破的背景下,今年監管層再次表態,鼓勵險資提高權益類資產比例,疊加上半年險企業績預期大幅增長,預計在險企盈利和現金流改善的情況下,將有更大的意愿“進場”投資上市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從保險資金的屬性來看,其長久期的特點,決定了險企作為長期價值投資者的定位。所以,對險企自身來說,在其入市過程中,更應該注意如何規范操作以及防范風險。
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險企來說,險資入市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資產負債管理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并嚴格執行,注重資產負債的匹配程度,防止期限錯配風險。另一方面,也要防范險資利用其大資金優勢快進快出、短期大量頻繁炒作股票等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的發生。同時,還要注重自身收益與安全性的平衡。即在保障保險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投資的收益最大化。除此之外,還要提升全面風險管理水平,有效應對險資入市將要面臨的流動性風險、股票價差損風險、企業經營風險等。記者 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