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醫療健康行業是國民經濟運行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十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健康意識的改善,中國醫療健康產業規模日益增長,醫藥行業增速一直快于GDP的增長。醫療需求的增長一方面來自于人口增加,另一方面來自于醫療升級需求帶來的人均消費的提高。2017年國內大健康產業總產值約6萬億元,到2020年大健康產業8萬億元的產業規模目標有望實現,健康產業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相關概念股有望迎來反彈良機。
受此影響,7月16日,健康中國板塊盤中集體異動,58只成份股股價實現上漲,占比逾六成。個股方面,天目藥業、宜華健康兩只個股收獲漲停,榮泰健康也大漲7.92%,*ST蓮花、富祥股份、京東方A、九安醫療、欣龍控股、三鑫醫療、麥迪科技和*ST華業等個股漲幅也較為顯著。
資金流向方面,7月16日,共有35只概念股備受場內主流資金的青睞,合計吸金13.15億元。其中,京東方A(105912.14萬元)、延安必康(11346.76萬元)、宜華健康(3366.67萬元)、智飛生物(3073.85萬元)、泰禾集團(1379.90萬元)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居前,均達到1000萬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除短線資金青睞之外,長線資金公募基金對健康中國概念股也青睞有加。截至7月16日,已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報顯示,有28只健康中國概念股被公募基金持倉,合計持股市值84.33億元。其中,貴州茅臺、愛爾眼科、泰格醫藥、藥明康德、衛寧健康、京東方A、樂普醫療、云南白藥、智飛生物、今世緣、創業慧康和魚躍醫療等12只概念股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均達到1億元以上。
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健康中國板塊基本面持續改善,成為當前板塊集體異動的重要原因之一。統計顯示,截至7月16日,已有53家相關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半年報業績預告,預喜公司家數達35家,占比66.04%。其中,姚記撲克、金陵藥業、金字火腿和華潤三九等4家公司均預計2019年半年報凈利潤同比翻番,創業慧康、悅心健康、智飛生物、泰格醫藥、常寶股份、和仁科技、泰禾集團和中關村等公司2019年半年報凈利潤也均有望同比增長逾50%。另外,鳳凰股份、廣東甘化、上海萊士、華平股份、宜通世紀等公司2019年半年報業績也有望扭虧為盈。
對于板塊的后市機會,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布局大健康產業主要有三種類型企業:1.醫藥健康領軍企業。2.以萬達、恒大為代表的房地產企業,其力圖通過合作、并購、自建等方式快速進入大健康領域,搶占未來發展先機。3.以騰訊、百度、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其希望將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大健康產業融合,打造新興領域。在政策大力扶持下,健康中國產業或進入黃金發展期,板塊經過近期回調后,估值回歸底部區域,中長期價值凸顯,半年報業績向好的優質標的后市表現值得重點跟蹤。記者 任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