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昨日共有47股現身大宗交易平臺,累計成交10.69億元。28股成交金額超千萬元,分眾傳媒交易額較高,大宗交易共7筆,成交額9481.6萬元。
將統計周期拉長來看,近十個交易日內現身大宗交易平臺的個股共有256只,累計發生大宗交易652筆,成交162.1億元。從成交金額來看,44只累計成交金額過億,洛陽鉬業、正泰電器、龍凈環保、美的集團的成交金額超過5億元,為兩市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因丑聞發酵導致昨日開盤跌停的新城控股在6月28日至7月3日的連續4個交易日內均發生了大宗交易,1.18億元資金出逃。而新城控股上次現身大宗交易還要追溯到10個月之前。
近十日大宗交易買方七成浮盈
近十日成交的652筆大宗交易中,相對前一日收盤價折價交易的有近500筆,占比近八成,169筆交易的折價率超過10%。溢價交易和平價交易分別占比15.9%和4.8%。
進一步將同一只個股近十日所有大宗交易的加權平均成交價記為該股買方平均成本,以最新收盤價計,七成大宗交易買方保持浮盈,72股的浮盈比例超過10%,占比29%。聯創互聯、柏堡龍、辰安科技、金辰股份的賬面浮虧超過20%。在近十日大宗交易成交額超過1億元的個股中,深信服、樂普醫療和智飛生物買方賬面浮盈較高,均超過15%。
青睞龍頭股
近十個交易日中機構專用席位分別現身115筆大宗交易買方,占近三個月機構專用席位買入次數的22%,現身27股賣方,僅占近三個月機構專用席位賣出次數的8%。大宗交易市場上,機構整體呈凈買入態勢。
從機構凈買入金額居前的個股來看,機構大手筆買入的個股行業分布較為分散,細分行業龍頭更受青睞。美的集團獲機構專用席位買入5.14億元,買入金額最高,廣聯達和智飛生物的機構買入金額均超過3億元,排名其次。
16股近十日大宗交易相對活躍
以大宗交易成交額與二級市場成交額的比值衡量大宗交易的相對活躍度,近十日發生大宗交易的個股中16股大宗交易活躍度比值超過30%。大豪科技、ST景谷和龍凈環保的這一比值超過50%,排名前三。
在近十日大宗交易相對活躍程度最高的10股中,正泰電器、龍凈環保、健康元和美凱龍的大宗交易成交金額超過4億元。記者 范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