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聯通在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布了首批自主品牌5G終端產品。其中,CPEN系列的兩款新產品目前采用高通X55芯片、支持sub6GNSA/SA雙模,成為首批5G數據終端產品。
另外,6月25日,華為發布了創新和知識產權白皮書。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在深圳總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基礎,將知識產權問題政治化會威脅全球技術的進步。截至2018年年底,華為在5G研發上已投入超過20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歐美國家主要設備供應商5G研發投資的總和。
事實上,全國各地已經加快布局5G。其中,北京市通信管理局方面日前表示,5G商用牌照的發放標志著5G商用元年已到。數據顯示,目前北京鐵塔公司交付給3家運營商的5G站點已超5000個,覆蓋了北京市城市核心區、冬奧會相關園區、世園會、大興國際機場等重點區域。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發展的通知》。明確各地要將5G基站建設納入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簡化5G基站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加快權證辦理、公共設施要無償向5G基站建設開放。6月25日,東北首個“5G+智慧醫聯體創新基地”項目落戶遼寧省人民醫院。
受上述多重利好提振,周四,5G板塊集體爆發,整體上漲2.74%,153只成份股實現上漲,占比逾八成。個股方面,華星創業、興森科技、依米康、滬電股份、中光防雷、明陽電路、日海智能、廣和通、銘普光磁、深南電路、同益股份、中嘉博創等12只概念股集體漲停,勝宏科技、順絡電子和世嘉科技等3只個股緊隨其后,漲幅也均達到8%以上,上海貝嶺、博敏電子、立訊精密、新易盛、華正新材、電連技術、碩貝德、生益科技、京泉華、貴廣網絡、奧士康、麥格米特、長盈精密等個股漲幅也均逾5%。
資金流向方面,《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周四,板塊整體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達24.66億元。其中,有50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達到1000萬元以上,中興通訊(65319.33萬元)、興森科技(19638.59萬元)、銘普光磁(19388.20萬元)、上海貝嶺(16563.68萬元)、華星創業(12179.95萬元)、滬電股份(10321.73萬元)和深南電路(10166.40萬元)等個股當日均受到1億元以上大單資金搶籌,信維通信(9713.09萬元)、北方華創(9332.02萬元)、中國聯通(8687.81萬元)、力源信息(7682.33萬元)、明陽電路(7508.23萬元)、同益股份(7469.76萬元)、亨通光電(5257.30萬元)、華工科技(5178.92萬元)和中嘉博創(5142.19萬元)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逾5000萬元。
盡管今年以來5G概念股整體已實現較大漲幅,但是仍有不少機構持續看好后市表現,最近1個月內,有62只概念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中興通訊、用友網絡(8家)、生益科技(7家)、中新賽克(7家)、中國聯通(6家)、光迅科技(6家)、立訊精密(6家)、聞泰科技(6家)、深南電路(5家)、烽火通信(5家)和中際旭創(5家)等11只概念股近期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5家及以上,后市表現值得期待。
對于板塊的后市機會,東莞證券表示,在5G網絡引領下,智能手機將迎來新一輪換機周期,5G終端滲透率有望迅速提升。5G商用加速,有望充分提振下游手機市場需求。建議關注立訊精密、深南電路、東山精密、順絡電子等有望受益5G建設的相關標的。記者 任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