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金來源穩定,服務實體經濟有天然優勢。隨著保險資金運用政策的逐步放寬,保險資金投資湖北也從最初的以債券為主,逐步拓寬到股權、債權、股債結合等多種形式,更多進入實體經濟領域。
供需對接,更多險資將入鄂
“長期、持續的保險資金,十分契合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科技項目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對資金的需求。”湖北銀保監局相關人士說。據介紹,保險資金投資運用時間一般達10年左右,遠長于銀行貸款等其他資金來源。
隨著一系列重大戰略在湖北的推進實施,我省經濟社會迎來新一輪加速發展期,也為險資入鄂提供了更廣闊舞臺。我省提出的“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布局,今年成為保險資金參與我省經濟建設的重要陣地。
6月26日,全省“一芯兩帶三區”重大項目保險資金對接會將在漢揭幕。這已是湖北銀保監局聯合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省金融辦等部門,連續第三年舉辦保險資金運用項目對接會,引起了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及全省重點融資企業的極大興趣。
對接會之外,湖北銀保監局還與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就保險資金投資對接工作建立長期合作機制,以暢通資金需求信息。2017年以來,搜集、整理了全省227個適合保險資金投資的項目,在全國“保險資產管理信息交互系統”開辟湖北專區,搭建了我省重大融資項目與保險資金的互動平臺。
湖北銀保監局表示,下一步將按照銀保監會的統一部署,處理好防風險與服務實體經濟的辯證關系,引導、推動保險行業進一步拓寬險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渠道,為湖北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長期投資,以提升經濟中長期發展的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