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25日訊 (記者 楊暢)昨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首次發布了《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報告(2018)》(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共21次提及金融科技,第二章第四節為“強化金融科技運用”,介紹了金融科技在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的具體應用。白皮書第七章第二節第六點再次強調,進一步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需要“加強金融科技運用,提升小微金融服務效率。”
白皮書指出: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在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造信用評價模型、提高營銷獲客能力、增進貸款投放效率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為金融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合理運用科技手段,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有效發揮金融科技在破解小微融資難題中的積極作用。
報告第二章第四節:強化金融科技運用
白皮書第二章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能力與水平不斷提升,該章節第四部分提出“強化科技運用”,總共包含四點“主動實施金融科技戰略;整合內部數據資源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強與地方政府信息互聯互通;加強與第三方互聯網公司合作”。
白皮書指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緊跟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趨勢,通過運用現代信息科技手段,促進金融科技與小微信貸結合,提高信息獲取的充分性和貸款投放的時效性,擴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改進小微金融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
針對內部信息系統多頭連接、資金流與信息流割裂等問題,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探索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整合內部數據資源,創新線上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有效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獲得感和便捷度。其中,浙江網商銀行依托大數據、新場景推出“310”貸款模式(3分鐘申請、1秒鐘放貸、0人工干預),截至2018年末,累計服務小微客戶1277萬戶,戶均貸款2.6萬元,平均貸款期限107天。
此外,關于“加強與地方政府信息互聯互通”,江蘇、山東、浙江等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協作,推動地方政府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整合政府部門信息資源,構建金融服務信息共享平臺,為金融機構獲取客戶提供便利。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接入共享平臺,精準對接客戶,提升融資便利。
值得關注的是,在金融科技應用上,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基于優勢互補、各取所長的原則,積極與金融科技領域知名企業開展合作,通過快速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實現引領性創新,提升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度和可得性。
加強金融科技運用,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效率
白皮書第七章第二節第六點再次強調,進一步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需要“加強金融科技運用,提升小微金融服務效率。” 該章節指出:金融機構要加強新技術應用,發揮互聯網、大數據信息優勢,提高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效率,降低投放成本。研究制定金融領域大數據、云計算應用標準,統一電子簽名、電子憑證在全國范圍內的執法標準,幫助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及時便捷獲得金融服務。建立和完善條碼支付技術標準和業務規范,為小微企業提供便捷的支付結算服務。依法合規改進開戶、簽約等操作流程,加強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領域的技術開發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