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以“共建一帶一路:加強稅收合作,改善營商環境”為主題的首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在浙江烏鎮召開,34個國家(地區)稅務部門共同簽署《“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諒解備忘錄》,宣告“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正式建立。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說,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縱觀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為促進各國共同繁榮,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自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從2013年的6.5萬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8.4萬億元,年均增長5.3%;今年一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2萬億元,同比增長8.7%,高出同期整體外貿增速4.1個百分點。
王軍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稅收在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推動國際經貿合作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稅收領域的協調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構建“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的目的,就是通過加強稅收合作,促進優化營商環境,支持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
為確保合作機制落地見效,王軍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加強稅收征管協調對接。積極利用好“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這一制度性安排,聚同化異、求同存異,攜手把稅收征管合作機制打造成為一個充滿活力、互惠共贏的有效機制。二是制定務實合作行動計劃。立足于“一帶一路”建設現實需求,圍繞加強征管能力建設、加強稅收法治、加快爭端解決、提高稅收確定性、通過征管數字化提升納稅遵從等,發表合作宣言,形成具體行動計劃,為跨境納稅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三是搭建互學互鑒實用平臺。為所有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各國(地區)稅務部門、國際組織、企業、學術界等提供交流平臺,不斷豐富研討、培訓形式,持續開發知識產品,及時分享實踐經驗,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地區)稅務部門共同提升征管能力和納稅服務水平,共同促進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論壇上,王軍向與會代表分享了中國在改善稅收營商環境方面的有益實踐。他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改善,近年來連續實施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今年進一步實施總量近2萬億元的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中國稅務部門作為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的“主攻手”和“操盤手”,全力以赴、盡銳出戰,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一是盡心盡力抓統籌,從總局到基層稅務分局,構建起“一攬子統籌、一竿子到底”的統一指揮體系,確保政策統一、高效、規范落實。二是盡心盡力促落地,把政策落實任務進行清單化管理,逐一明確責任人、時間表,對標對表推進,重建統計核算分析體系,實現減稅降費數據“機生機匯”,精準統計減稅降費成效。三是盡心盡力求實效,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時間緊、任務重,中國稅務系統上下敢于擔當、加班加點、攻堅克難、全力投入,目前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措施正在有條不紊落地見效,今年前兩個月累計新增減稅1828.5億元,積極效應已初步顯現。(記者 包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