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至2月22日,A股市場再度掀起多頭進攻浪潮。記者了解到,多數私募機構對A股后勢持樂觀態度,不過也有私募機構提醒投資者注意防范風險。
A股持續上漲
經過豬年第一個交易周的震蕩推升,上周滬深兩市繼續放量拉漲。兩市主要股指在周中一度面臨上行壓力,不過,上周五滬深兩市的放量突破,再度表明多頭力量依主導市場。
上周個股的賺錢效應全面擴散。WIND數據顯示,上周兩市合計3576只交易中的個股,573只個股當周股價漲幅超過10%,占比達16.02%,而全周漲幅超過20%的個股也達到123只。上周五,滬深兩市券商板塊個股集體沖擊漲停。從市場成交量來看,全周市場成交量能較前一周則繼續大幅放量。滬市和深市分別成交11943億元和16994億元,較前一周均放量逾四成。
估值方面,在上周市場大幅拉漲的背景下,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仍偏低。來自WIND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收盤時,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滬深300等市盈率(整體法),分別為12.44倍、19.58倍、22.86倍、33.82倍和11.70倍。上述五大指數的估值水平均處于歷史低位。
樂觀情緒成主流
記者了解到,目前私募對A股后市多持樂觀態度。部分私募機構表示,外部環境轉暖正持續帶動投資者的市場預期向樂觀方向扭轉。
朱雀投資表示,2018年年末A股投資者在分析2019年市場走勢時,悲觀是一致預期。而從當前的時點來看,在國內相關宏觀政策托底和美聯儲貨幣政策出現調整的背景下,2018年年底時投資者所擔憂的核心風險正在消退。相比2018年年底時,當前A股外圍環境已經發生三大變化:一是央行貨幣緊縮趨勢暫緩;二是經濟過度悲觀預期修正;三則是經貿環境預期向好。
重陽投資指出,盡管美聯儲官員對年內是否繼續加息存在分歧,但對年內結束縮表已經形成共識。美聯儲縮表政策的調整,將有助于修復去年開始快速收緊的全球金融條件。這對提升投資者市場風險偏好,尤其是新興市場風險偏好來說,將具有積極影響。
上海匯利資產總經理何震表示,雖然目前A股是否已經展開牛市還尚難判斷,但本輪市場上漲行情的性質完全可以定義為一輪幅度較大的中級反彈。市場下一步的目標空間,至少可以看到滬綜指2900點一線,上漲行情有望延續至一季度末。何震還指出,支持A股持續走強的因素除了外部環境偏暖和估值足夠便宜之外,管理層將A股市場作為“經濟結構轉型重要抓手”的“定位”,也有利于市場的長期運行。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也表示,由于去年A股市場“跌得太多”、“被壓抑了太久”,因此,本輪A股春季大反攻的行情力度預計會高于此前許多市場人士的預期, 其所在私募仍然會“繼續大膽參與”。
部分機構提示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私募機構對于前期市場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風險因素,提出了審慎看法。場外高杠桿配資的死灰復燃,部分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最近出現的股票減持壓力,上市公司2019年的實際盈利表現等因素,成為部分私募的關注重點。
隨著近期兩市投資者融資融券的參與熱情持續升溫,場外配資客參與股票配資的熱度也出現了明顯抬升,類似“10倍杠桿配資秒到賬”的廣告信息不絕于耳。與此同時,來自WIND的統計則數據,截至2月20日,2019年以來的短短31個交易日內,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減持相關公告已多達970份,已涉及637家上市公司。
上海少數派投資表示,A股投資者也應當適度抓“大”放“小”,可關注資金持續流入的大藍籌標的,警惕減持壓力較大的中小市值個股。市場行情往往不會一蹴而就,當所有人都一致憧憬美好牛市時,行情的震蕩、個股的分化以及市場暗含的風險,也可能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展開。因此,對于現階段持續升溫的市場,投資者在樂觀之余也應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