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的大盤走勢和19日有些相似。全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反復震蕩,但最后階段指數還是強勢回升。最終,滬指上漲5.57點,以2761.22點報收,連續第二天收出十字星。創業板指數盤中回落到5日線附近,隨后也以紅盤報收。
20日成交量比19日有所萎縮,但依然顯示出了旺盛的購買力。這種購買力來自何方?海外資金是一個重要的來源。
20日,東方通信居然又漲停了,本周已連續三個漲停。今年春節之后,該股股價已經翻番。這只股票的走勢,真的是讓人嘆為觀止。如果從去年低點3.7元算起,東方通信累計漲幅已高達684%。如果東方通信能夠站上30元,會不會誕生這一輪行情的首只10倍股?
印象中,已經很久沒出現過10倍股了,而10倍股是牛市中才有的產物,如果真的出現,那么是否可以斷定牛市已經來臨?
關于東方通信的走勢,可以持續關注。另外,其他熱門股也要密切留意它們的動向,它們是整個市場溫度的體現。
京東方A本周有些滯漲,但是深天馬A完全接過了OLED板塊的大旗。短時間內,東方通信翻倍,深天馬A接近翻倍,這兩只股票都不是小盤股。
此外,氫燃料概念股在20日創出新高后,出現放量震蕩,比如雄韜股份、全柴動力在尾市有所回落,短期可能還會出現明顯的多空爭奪。
在中央一號文件發布的消息刺激下,農業股于20日集體走強。往年,農業股年初都會因為一號文件聚焦“三農”的因素,而出現短線炒作,今年這個板塊能否走出不一樣的行情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而題材炒作主要是游資在作貢獻。
海外資金對A股的拉動也非常明顯。2月20日,滬股通和深股通的北上資金繼續大舉凈買入。其中,通過滬股通渠道凈買入32.3億元,通過深股通渠道凈買入19.5億元。當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51.79億元,為連續第16個交易日凈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以來,滬股通、深股通資金累計凈流入金額已經達到1037.70億元。
大家都知道,去年由于A股市場大幅下跌,尤其是白馬股也集體回落,所以海外資金也未能幸免。而在今年的“反撲”過程中,很明顯他們已“扳回一城”。他們重點買入的依舊是白馬股。
滬股通方面,北上資金重點買入的還是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和中信證券等;深股通方面,其重點買入的是格力電器、萬科、五糧液、海康威視等。
再看看近期這些白馬股的走勢,確實都非常強勁。茅臺就不說了,招行在去年底補跌了一下,但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就完全收復失地。另外,五糧液、格力電器、海康威視等也重新站上了年線。
為什么新年之后,滬股通和深股通北上資金會連續大規模凈買入A股?我個人認為,可能與MSCI即將擴容有關。
今年1月,QFII額度從1500億美元提升至3000億美元。另外,MSCI計劃分兩階段將A股大盤股納入因子從5%擴大到20%,實施時間將分別在2019年5月和8月。有研究指出,假設MSCI將A股大盤股納入因子從5%擴大到20%,具體執行會分兩步走,兩步增量資金合計約3638億元。
因此,達哥感覺在MSCI正式擴容之前,滬股通和深股通北上資金自然要提前“搶跑”,等待晚到的海外資金來抬轎了。
最后說一下對后市的看法,滬指還能漲多高,我不去預測。滬指已經有效突破半年線,現在距離年線2851點還有不到100點的距離。會不會去沖一下,我不知道。但是上證50指數已經站上了年線,滬深300指數距離年線已近在咫尺,這個現象值得重點關注。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昨日倉位:六成
今日倉位計劃:六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張道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