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地方國資混改的動作頗為頻繁。
12月20日下午,天津水產集團正式牽手巨石控股有限公司,成為今年以來天津市管企業第6個成功實施混改的項目。
天津水產集團是經市委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前身為天津市水產局。主營業務包括冷鏈物流倉儲、房產租賃經營兩個板塊。此次受讓股權的巨石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產業投資為主旨的民營控股公司,主要布局并深耕農業、航空、醫療三大產業板塊。
同一天,華潤置地 (1109.HK)發布消息稱,12月18日,天津城投置地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落地,華潤置地增資79.34億元持股49%,天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1%。
此前11月19日,天津市國有企業混改項目招商推介會在萬麗天津賓館舉行,推介會上,津誠資本、津聯控股、泰達控股、津投資本、津智資本集中推介展示了天津24個優質國企混改項目,所發布項目均是一級市管企業混改招商項目,涉及房地產開發、工業制造、建筑施工、商貿旅游、投融資服務、公共服務、金融、醫藥等多個行業和領域,合作方式包括產權轉讓、增資擴股等。
與天津類似,浙江、山西、廣州等地也于近期推介國資混改項目。12月7日,浙江省于杭州舉行的浙江省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推介會集中推出了40個混改項目,以吸引各類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和浙江經濟建設。
此次浙江推出的40個混改項目中,包括了物產中大(4.530,-0.07,-1.52%)集團、安邦護衛集團、浙江省鹽業集團等省屬企業本級和子公司的21個項目,還有來自杭州、湖州、金華、衢州、臺州等各市屬國企的19個項目,涉及交通、能源、環保、化工、機械、建筑、金融等多個領域,既有產業基金及PPP項目,也有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
12月6日,廣州市國資委舉行2018年混改重點項目推介對接會,推出20個重點項目。根據計劃,到2020年廣州國企資產證券化率達到80%左右,混合所有制企業主要效益指標貢獻度達到85%。現場4家企業進行混改合作意向書簽約。
更早之前的11月26日,山西省國資委召開省屬國企混改項目新聞發布及推介會,公開發布賬面凈值超過340億元的108個混改項目,向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敞開合作大門。其中,在集團公司層面重點選出太重集團、文旅集團、建投集團、大地公司和云時代公司5戶山西省屬國有企業,靈活確定股權比例,引進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
長期研究國企問題的華南理工大學未來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樹華對第一財經分析,國企國資混改,很重要一點是要改變股權結構,改變一股獨大、“一言堂”的格局,只要保持足夠的控制力就可以了。重點是在改變股權結構同時,要提高企業的競爭活力,提高企業的決策速度和準確性。
“如果民資進來之后,對企業改善經營治理結構改善沒有作用,那就失去了混改的意義。”余樹華說。
另一方面,地方國資通過加快推進混改,推進實現資產證券化,加快市場化的步伐,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廣州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陳浩鈿說,廣州市把上市公司作為混改主要形式,推動國企整體上市或主業整體上市。目前,市屬國有上市企業共26戶(A+H股),“新三板”掛牌企業19家;市國資委33戶直接監管一級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共9戶,占27.27%,集團層面混改率居全國同類城市最高,二級及以下企業六成實現混改。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認為,目前的股市是地方國資參與入股民營上市公司很好的時機,一方面可以紓困民營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也有促進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地方國資混改和資產證券化,加快市場化的步伐,“目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