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月的談判,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將阿扎胞苷等17種抗癌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乙類范圍,并確定了醫保支付標準。
按照通知要求,各省(區、市)藥品集中采購機構要在2018年10月底前將談判藥品按支付標準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公開掛網。醫保經辦部門要及時更新信息系統,確保11月底前開始執行。
據悉,此次納入藥品目錄的17種藥品中包括12種實體腫瘤藥和5種血液腫瘤藥,涉及非小細胞肺癌、腎癌、結直腸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個癌種。價格平均降幅達56.7%。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談判后,大部分進口藥品談判后的支付標準低于周邊國家或地區市場價格水平比例達36%。
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充分體現了對醫藥創新的重視和支持。他指出,這次納入目錄的17種談判抗癌藥品中有10種藥品均為2017年之后上市的品種,專利的存續期還比較長,通過醫保對這些優質創新藥的戰略性購買,可以起到促進和推動醫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以研制更多更好的創新藥,惠及廣大患者。
降藥價行動還在繼續,在國家談判之外,各地也在積極參與。10月8日,四川省衛計委消息稱,四川率先完成抗癌藥省級集中專項采購降稅降價工作,實現在699家公立醫院降價。截至目前,已有91家企業主動申報降低價格,共涉及297個抗癌藥品,平均降價幅度為3.13%,最大降幅達51.20%。廣東省7日發布《關于開展廣東省藥品交易相關藥品各省(區、市)最新有效中標(掛網)價格信息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企業申報截至2018年7月31日前全國各省(區、市)正在執行的藥品集中采購中標(掛網)價格(不含廣東省中標價)具體規則要求,全國各省(區、市)最新有效中標(掛網)價格多于5個(含)的,按價格由低到高的順序填報最低5個省(區、市)中標(掛網)價格;少于5個的,應填報全部省份的中標(掛網)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