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期間外圍市場的大動蕩,讓大家對十月的A股行情又多了幾份擔憂。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政策的發力將為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提供窗口期,10月A股行情不宜過分悲觀。操作上,可重點關注超跌及軍工兩個主題。
十月A股不宜過分悲觀
國慶長假A股休市期間,外圍市場遭遇大動蕩。其中,港股累計下跌逾4.38%。這讓大家對于今天開始的A股十月份走勢多了幾份擔憂。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投資者對10月A股行情不宜過分悲觀。
國泰君安表示,近期隨著政策的發力,經濟下行壓力有望得到緩解,這將為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提供窗口期。國泰君安認為,金秋行情正在展開過程中,相關風險因素對于市場的擾動始終存在,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或會反復,但相對于前期整體緊張的態勢已經明顯緩和,市場反彈趨勢有望逐漸展開。
光大證券認為,在三季度完成磨底之后,大盤不會出現一帆風順的反彈和大反轉,更多是越磨越高。其報告分析稱,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在經濟增長依舊要沿著潛在增長率下行的大背景下,接下來的行情是前期大博弈造成過度殺跌下的估值修復。根據對估值隱含經濟增長的判斷,估值修復的整體空間約在10%左右。
渤海證券則指出,對于當前市場而言,上市公司的業績雖然將存在一定回落壓力,但估值處于歷史較低水平,管理層的市場維穩意愿上升且上市公司的回購增多,讓A股進一步下跌的阻力明顯增大。未來外部壓力如能減弱或是國內政策紅利釋放,將有望帶來預期恢復下的反彈行情。
此外,不少基金公司也持樂觀態度。如萬家基金表示,雖然重要指數估值低于上一輪股災2638點的水平,處于歷史上較低的位置,但當前企業盈利水平比上一輪股災之前要好。即使預期未來經濟仍有下滑壓力,但基本面可以支撐當前的估值,市場在當前位置上,繼續大幅殺跌的可能性很小。此外,經濟、政策相互對沖,降低系統性風險,市場可預期的長線資金如富時羅素指數等,將助推A股走出四季度反彈行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慶節前,A股利好消息不斷。9月27日,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正式宣布,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并將于2019年6月開始實施。而在前一日,MSCI建議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由5%增加到20%。9月28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
市場結構性機會為主
近段時間以來,以產業資本為首的資金近期也是“動作頻頻”。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公布的股份回購方案超200份,擬回購總額超過700億元,而去年全年的擬回購總額不足100億元,增長超過6倍。
“總體上,歷史數據顯示產業資本凈增持是市場見底的信號,而產業資本增持的動因是估值處在相對較低水平,長期看公司估值將回歸歷史均值附近,從而在增持后公司股價走勢向好。當產業資本進行大量增持時,這表明不少公司估值處在歷史較低水平,加之產業資本入場注入增量資金,階段性市場底部基本確立,利好股市未來走勢”,海通證券稱。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出現增持回購潮后市場都出現反彈。2016年1月A股調整至2600點附近,為提振市場信心,上市公司股東們積極增持股票。1月份共563家公司獲股東增持,最后股指觸底反彈;2017年4-5月滬指從3300點調整至3000點附近時,上市公司兜底式增持引發市場關注,最后股指觸底反彈。
券商投顧對記者表示,宏觀經濟持續穩定運行、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在這樣的過程中,行業優勢企業有望保持持續穩定較高的凈資產收益率,A股市場仍以結構性機會為主。而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仍將保持穩健增長,A股公司整體盈利增速仍將繼續改善。建議均衡配置,淡化風格,自下而上挖掘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個股。
在行業板塊的配置上。國泰君安表示,看好制造業中的TMT,關注軍工、計算機、通信/電子結構性機會。“隨著分母端風險溢價的回落,重點關注制造業中的TMT。從細分領域亮點看,軍工在飛機、計算機在云計算、通信在5G、電子在5G和半導體,而受益于政策加碼的消費板塊,業績處于合理估值,預計也會有積極表現。”
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從歷史情況來看,在歷次A股成交額創階段性新低后,股市多迎來反彈。其中,在2008年和2014年觸及短期最低點后,股市持續上漲的時間比較久且漲幅較大,在目前的背景下,建議策略性關注國企改革、超跌、軍工、金融(銀行、保險)等主題。
在綜合機構及市場人士看法,記者特選取軍工及超跌兩個主題進行分析,以供投資者在投資時參考。
主題一:超跌
所謂物極必反,在9月底的反彈行情,部分短期跌幅較大的個股連續大漲。分析認為,部分個股由于短期跌幅較大,一旦指數企穩反彈也將會是非常凌厲。從風險收益角度來分析,超跌股經過連續下跌后邊際風險逐漸減小,而邊際收益開始增大,所以接下來可以重點關注超跌股。
其實,從以往的市場表現來看,在震蕩整固的行情中,拉升潛力較大的多是超跌股。這類個股由于股價跌幅較深,如同被壓緊的彈簧一樣,積蓄的反彈動能十分強烈,往往能爆發出強勁的反彈走勢。
“沒有只漲不跌或只跌不漲的股票,機會是跌出來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部分超跌個股經過前期大幅回調之后,相關的泡沫已經大幅度減少,即使后市還可能下跌,但空間已有限,容易愛到主力資金的追捧。
據了解,股票超跌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個股本身基本因素變化所導致的超跌,如企業業績太差等;另一種是技術性的超跌,即大盤下行時,其跌得更深更快等。在布局上,第一種個股只能做短線的技術反彈,第二種個股則可看視公司基本因素,持有相對長一些時間。但本身存在重大問題、業績大幅滑坡等造成的超跌股,不宜盲目介入。
業內人士建議,從兩個角度布局:一方面關注前期大跌過程中,大股東增持股。大股東對公司的基本面和發展動向更加清楚,大股東主動增持表明他們看好公司未來的價值成長空間。另一方面,關注基本面有望出現拐點或具備改革預期的超跌股。
主題二:軍工
剛過去的9月,沉寂多時的軍工表現出色。業內人士指出,軍工板塊受益于軍改落地,以及軍民融合、軍品定價機制改革等相關政策推動。而業績兌現、估值不斷趨向合理有望令軍工股重獲資金青睞。
東吳證券指出,2018年上半年軍工產業鏈不同環節的上市公司業績均有顯著增長,元器件、材料等類別企業上游領域的需求彈性很大,具有靈活機制的民營企業上半年增速較快,整個軍工產業鏈呈現出高度景氣。此外,各軍工類企業的存貨和上游采購量同時增加,突顯軍工產業鏈下游的旺盛需求。
廣發證券認為,軍工行業二季度以來行業訂單、資產證券化、改革進度全部處于邊際改善階段;中報來看,已經出現較多配套類公司收入利潤持續超預期。整體來看,基本面與板塊走勢背離,具有較好基本面和行業空間的龍頭公司,以及具備估值優勢的標的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
“當前,部分行業受股權質押和商譽減值等影響,存在不同程度的景氣度高點回落的擔憂。而國防軍工行業基本面相對穩定,與宏觀經濟的關聯性較小,受到市場沖擊有限。向下有訂單業績支撐,向上有政策改革期待,軍工股的整體估值向下空間有限,向上彈性巨大”,東興證券稱。
申萬宏源則表示,軍工仍處于歷史估值及配置底部,軍工配置正當時。同時通過對118個軍工核心標的統計,得出軍工當前估值處于歷史估值中樞水平以下,軍工配置仍處于歷史低位,且行業中長期基本面持續向好,政策改革時點臨近,因此堅定看好軍工下半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