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城商行又將迎來新成員。9月12日,長沙銀行(601577)將開始網上申購,申購代碼“780577”。資料顯示,長沙銀行擬募集不超過3.42億股,用于補充核心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長沙銀行表示,這對于提高該行綜合競爭力、保持長期穩定的盈利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近三年來,長沙銀行業績表現十分優異,不良貸款率保持在較低水平,撥備覆蓋率高于監管要求。此外,長沙銀行中小微金融業務總量在湖南省內位居前列、表現突出。對于未來發展,長沙銀行正在積極打造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縣域金融和智慧金融四大特色戰略品牌,走特色化、精準化發展之路。
區位優勢提供廣闊市場空間
長沙銀行成立于1997年,作為湖南省首家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經過21年的時間,長沙銀行已發展成為湖南省規模領先的法人金融機構。
在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的2018全球1000強銀行中,長沙銀行排名第311位,較上年上升29位。
在“2017中國服務業500強”排名中,長沙銀行排名第219位,在入圍榜單的13家湖南服務業企業中,排第3位。
2018年5月,聯合資信出具的長沙銀行2018年跟蹤信用評級報告顯示,長沙銀行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最高等級的AAA。
長沙銀行所處的湖南省具有良好的區位地理優勢,地處中部,承接東西,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及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等發展戰略的縱深推進,湖南迎來經濟發展的黃金期。
聯合資信指出,得益于良好的區位地理優勢,以長沙為核心的湖南地區享有國家多項發展戰略實施帶來的政策紅利,省、市經濟均具有良好發展前景,這將為長沙銀行的持續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同時,長沙銀行有著堅實的客戶基礎。
一方面,長沙銀行擁有較好的政務類業務資源。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長沙銀行扎根地方、深耕湖南市場,建立了以市級政務資源為主導,以省、區縣級政務資源為突破目標的三級政務營銷體系,進一步豐富了政務類業務資源。
另一方面,長沙銀行持續加大對企業客戶的挖掘,目前已在湖南省內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在縣域金融領域的業務規模和經營效益均領先于區域內同業,擁有穩定而廣泛的客戶群。
長沙銀行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也是一大亮點。聯合資信認為,長沙銀行公司治理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持續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公司組織架構,豐富內部控制手段和措施,整體內部控制水平不斷提升。
長沙銀行表示,該行一直堅持“違規就是風險,合規創造價值”的合規文化,并抓住“合規創造價值”這一核心,大力推動內控合規文化建設,積極營造“全面合規、全員合規、主動合規”的良好合規文化氛圍。
盈利能力強、資產質量好
廣闊的市場空間、堅實的客戶基礎、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長沙銀行近三年經營數據十分亮眼。
2015~2017年,長沙銀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8.73%、17.00%、18.25%,三年數據均高于A股上市城商行的平均水平,穩定保持著較強的盈利能力。
資產規模方面,2015~2017年,長沙銀行資產總額分別為2853.66億元、3835.05億元、4705.44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1.73%、34.39%、22.7%。
近三年,客戶存款總額分別為1969.85億元、2733.77億元、3366.41億元,同樣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營業收入同樣保持高速增長。2015~2017年,長沙銀行營業收入分別為83.37億元、100.4億元、121.28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9.72%、20.44%、20.79%。
凈利潤同樣如此。2015~2017年長沙銀行凈利潤分別為27.68億元、32.52億元、39.85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5.67%、17.47%、22.55%。
長沙銀行生息資產規模持續增長,營業收入保持良好增長態勢,整體盈利能力強。更為難得的是,長沙銀行在保持營收高速增長的同時,信貸資產質量處于同行業較好水平,貸款撥備充足。
截至2017年末,長沙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1.24%,低于行業平均水平。2015年及2016年,長沙銀行不良貸款率也保持低位,分別為1.22%、1.19%。
據銀監會統計數據,2015~2017年,我國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67%、1.74%、1.74%,由此可見,長沙銀行不良貸款率連續三年均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另外,長沙銀行不良貸款認定標準極為嚴格。截至2017年末,該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的比例為84.26%。同時,該行貸款撥備率為3.21%,撥備覆蓋率為260%,高于監管要求,貸款撥備充足。
長沙銀行表示,面對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持續上升的嚴峻形勢,該行始終堅持審慎穩健的經營原則,堅守底線,不踩紅線。
在風險管理方面,長沙銀行組織推動全面風險管理,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合規風險、信息科技風險等各類風險持續有效地識別、計量、評估、監測和管理,不斷提高風險防控能力,確保該行各項業務安全穩健運行和可持續發展。
在控制不良貸款方面,長沙銀行不斷加大貸后檢查力度,嚴格分層管理與處置,強化過程管控與問責,多渠道推進不良貸款的化舊控新,取得了積極成效。
中小微金融業務在湖南省領先
長沙銀行公司銀行業務優勢突出。在中小微金融領域,長沙銀行居于湖南省內市場領先地位,已在湖南省內擁有較高的知名度,被銀監會評為“2012~2015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先進單位”。
長沙銀行持續推進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建設,設立小企業信貸中心,逐步在高科技、新材料、生物醫藥、工程機械、環保、陶瓷、花炮等領域形成特色。
平臺搭建方面,長沙銀行與長株潭地區的主要工業園區均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搭建成長型中小企業客戶的園區集群營銷平臺。
產品創新方面,長沙銀行先后推出“長湘貸”、“訂單貸”、“融易通”、“稅e融”、“創業擔保貸”等一系列線上線下創新產品,構建了特色化、多元化的產品體系,較為有效地解決了小微企業缺乏有效擔保的問題,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此外,長沙銀行聯合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創新實施“1+N”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合作模式,致力于通過設立產業發展基金、風險補償基金、“貸款+保險”、“貸款+擔保+風險補償”、“互聯網+產業金融”五種模式,為省內100個園區、10000家小微企業提供定制服務。
長沙銀行憑借品牌、網點、產品等優勢,中小微金融業務發展勢頭良好,構建了穩定且廣泛的客戶群,公司銀行業務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
截至2017年末,長沙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64.88億元,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占公司貸款總額比重保持在50%左右。
另外,借助于地方性商業銀行的優勢,長沙銀行積極與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國土局、市房產局、市教育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部門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在國庫集中支付、非稅收入、社保等領域與當地政府保持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長沙銀行與湖南省七千多家政府機構及公共事業機構保持長期密切合作,向湖南省內政府機構及公共事業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實現全渠道綜合金融服務
對于未來發展,長沙銀行表示,在做好傳統業務服務創新的同時,該行積極打造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縣域金融和智慧金融四大特色戰略品牌,走特色化、精準化發展之路。積極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實現全渠道綜合金融服務。
在線下,截至2018年3月31日,長沙銀行已擁有281家營業網點(含總行營業部、分行營業部和持牌社區支行),13家小企業信貸(分)中心的專營機構,并正在繼續下沉分支機構、加大區域布局力度。
目前,長沙銀行已完成65.5%的湖南縣域市場覆蓋,未來還將繼續加快設立省內分行、縣域支行,計劃用三年時間覆蓋90%的縣(市)、20%的鄉鎮和10%的行政村,并在縣域市場實施“一行一策、一行一特”的戰略方針,在每個分行和一級支行都確定各自的發展重點與方向,大力支持長沙縣、瀏陽、寧鄉、桃源、攸縣、汝城、湘鄉等中國經濟百強縣或特色縣發展環保、園林、物流、生物醫藥、花炮、汽配、旅游、食品等特色產業,努力將長沙銀行發展成為縣域金融的先鋒銀行。
在線上,長沙銀行同樣持續快速發展。截至2018年3月31日,長沙銀行的網絡金融注冊用戶數已突破290萬戶,2018年一季度網絡金融交易量超過4000億元。長沙銀行已與支付寶、財付通、58同城、挖財等互聯網平臺達成了合作。
長沙銀行大力發展智慧金融業務,積極探索互聯網金融場景消費,著力打造大數據云平臺,同時充分挖掘數據,加快開發線上線下數據產品,包括基于電商數據的電商流水貸,基于稅務數據的稅e融,基于社保及公積金數據的快樂秒貸等。特別是創新推出的e錢莊APP,被中國金融認證中心評為2015年區域性商業銀行最佳直銷銀行。
此外,為打造美麗湖南、共建美好家園,長沙銀行還積極推動綠色金融業務的發展,將社會資金引導到節能、污染防治、清潔能源、清潔交通、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等綠色產業發展中,推動社會經濟“綠色發展”。
長沙銀行持續關注、始終服務于湖南的“雙創”事業,大力推動科技金融業務。截至2018年3月31日,科技型企業開戶數超過4300戶,授信額超過200億元,貸款余額148億元。長沙銀行制定了《科技金融創新發展方案》,設立了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加大科技金融模式創新,為科技企業提供更全面、更靈活的金融服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