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臺正在監管指引和行業自律組織推動下,向更公開、更透明邁進。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了解到,為規范開展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網絡借貸類會員機構的信息披露工作,幫助行業樹立守法經營、誠實信批的理念,推動行業透明化、陽光化發展。依照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基本原則,“協會”加大了披露檢查、考核力度。隨著接入平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斷增加,平臺的影響力不斷提高,各家機構主動披露信息的意愿不斷提升,披露信息的及時性、完整性、規范性日趨完善。
根據《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個體網絡借貸》團體標準要求,從業機構應在每月前5個工作日內,向公眾披露截至于上一月末經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撮合交易的平臺運營信息。與各機構分別在自身網站披露信息的方式相比,平臺的集中式披露使得接入機構不能隨意篡改披露信息,保障了披露的嚴肅性。
目前,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協會已完成了網絡借貸銀行資金存管信息、項目信息等披露功能的開發,并做好了對外開通該項功能的準備。隨著平臺的功能不斷完善,披露內容不斷豐富,平臺在提高行業透明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方面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據《證券日報》記者從第一網貸獲取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7日,共有119家網貸平臺接入“協會”的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集中開展信息披露,已有71家平臺按時披露了8月份運營信息,占59.66%。
從數據來看來看,8月份,71家網貸平臺的成交額為355.84億元,占全國網貸成交額847.88億元的41.97%,較7月份增加9.32億元,環比增長2.69%。而8月份全國網貸成交額環比下降40.53%,71家機構的成交額增長水平高于行業整體。
截至8月底,71家網貸平臺的借貸余額為3852.59億元,較7月底減少102.51億元,環比下降2.59%。下降幅度低于行業整體水平,全國P2P網貸的貸款余額環比降低6.33%。
在市場最關心的逾期方面,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71家網貸平臺中有28家披露了相關數據。這28家網貸平臺8月份的逾期金額共計47.66億元,而7月份僅25家網貸平臺披露逾期金額為31.14億元。28家網貸平臺的項目逾期率4.47%,環比上升0.77個百分點。
中國P2P網貸透明指數顯示,一年多以來,網貸機構披露信息逐漸完整、及時、有效,網貸透明度大大提高,但信披質量仍然亟待改善。
中國P2P網貸指數課題組負責人胡爾義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陽光是最好防腐劑,透明是P2P網貸發展基石。陽光、透明,有利于解決借貸雙方與網貸中介三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披露信息數量越多、質量越高、越及時,投資者進行獨立自主決定投資準確性就越大,是網貸最好的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