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晚間,安泰科技(000969)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北京安泰生物醫用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生物”)在生產產品方面存在違規行為,安泰生物被處以合計逾3453萬元的罰款。
公告顯示,安泰科技在7月31日以電子郵件方式收到參股子公司安泰生物發來的“關于安泰生物行政處罰事項的告知函”,知悉安泰生物收到了北京市海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海淀食藥監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一事。
2月6日,海淀食藥監局依據《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向安泰科技參股子公司安泰生物出具了《行政處罰決定書》,主要內容為,安泰生物2016年5月4日起生產的不銹鋼Z型支架Ni含量不符合GB424-2003的規定,沒收違法生產的Z型支架58個,并處以罰款217萬元;安泰生物于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間,委托無醫療器械生產資質的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京華新產品開發事業有限公司生產銀汞膠囊,罰款約3236.2萬元,合計處罰金額約3453.2萬元。
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安泰科技持有安泰生物26.55%股權。安泰科技表示,此次對參股子公司安泰生物的行政處罰尚處于執行過程中,暫無法判斷對公司當期利潤或后期利潤的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安泰生物2月6日收到(京海)食藥監械罰【2018】100092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但直至7月31日安泰科技才收到安泰生物通過郵件方式發來的“關于安泰生物行政處罰事項的告知函”。安泰科技認為安泰生物管理層及控股股東中通銀萊沒有履行勤勉盡責及時告知公司其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義務,由此可能導致的一切后果和責任,由安泰生物的經營管理層承擔。另外,安泰科技稱,在接到上述材料后,針對該突發事件,公司成立了工作小組,對該事件本身及對原案件審理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即刻向安泰生物發送了緊急告知函。
據悉,安泰科技原為安泰生物控股股東,2015年4月16日,安泰科技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安泰科技轉讓所持有安泰生物控股股權項目”的議案》,將公司所持有的安泰生物65%-70%股權,在北京市產權交易所掛牌交易。2015年6月29日,經北京市產權交易所確認,中通銀萊通過競價交易方式,以8553.022萬元的價格摘牌受讓安泰生物70%股權,中通銀萊成為安泰生物的控股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9月,中通銀萊以安泰科技向其轉讓安泰生物股權存在糾紛為由起訴安泰科技,要求安泰科技解除安泰生物股權交易合同(后變更訴訟請求,將解除合同變更為撤銷合同);退還股權轉讓款8553.022萬元;支付違約金855.3萬元;賠償損失55.7785萬元。2017年10月25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依據中通銀萊2017年9月1日作出的財產保全裁定書,凍結公司基本賬戶項下9000萬元。截至報告日案件仍然在進一步審理過程中。(記者崔啟斌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