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過基金產品的投資者都知道,除了要按照相應的份額和凈值支付相應的費用外,基金公司還會收取一定比例的申購費用,這部分費用也作為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的一部分,計入基金公司的利潤中。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多家基金公司發布公告下調旗下產品的申購費率,由于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多只產品均會登陸相同的代銷平臺,申購費率的優惠調整也是多只基金同步下調。截至8月12日《證券日報》記者發稿時,已經有1125只基金的申購優惠費率最高折扣調至0折。這也就意味著,目前從指定基金銷售平臺申購這1125只基金不需繳納申購費。
1125只基金不收申購費
權益類基金占比過半
8月12日上午,景順長城基金發布了旗下基金產品在部分代銷機構費率優惠的公告。公告顯示,景順長城量化先鋒混合和景順長城MSCI中國A股指數,這兩只基金產品的申購費率將在近期有較大的優惠調整:原本1.2%和1.5%的標準申購費率均將下調至0.6%,此次費率優惠活動將持續近一個月的時間。
除景順長城基金外,近日還有東吳基金、華泰柏瑞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均對其旗下產品的申購費率實行了優惠,且不下調則已,一旦下調就是多只基金產品同時下調申購費率。《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8月份以來,已經有648只基金不同程度地下調了申購費率,優惠活動時間一般是在30天左右。
截至8月12日《證券日報》記者發稿時,公募基金市場上4972只基金產品中有2479只基金正在實行不同程度的申購費率優惠,共涉及53家基金公司。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共有1125只基金產品的申購優惠費率最高折扣調至0折,也就是說,在相關基金產品的指定代銷平臺申購該基金產品均不收取額外的申購費用。另外,還有940只基金的申購優惠費率最高折扣調為1折,有107只基金的申購優惠費率最高折扣調為2折,66只基金的申購優惠費率最高折扣調為3折。
從基金類型來看,權益型基金是基金公司下調申購費率的主力。申購優惠費率最高折扣調至0折的1125只基金產品中,有623只基金是權益型基金(包括8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277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和261只靈活配置型基金),占比達到55.38%。
基金產品同質化嚴重
基金公司下調費率博優勢
公募基金市場上的基金產品在近幾年快速擴張,也使得基金經理的管理壓力越來越大。在2016年年初,公募基金市場上基金產品的數量僅有2687只,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公募產品的數量快速擴張85%至4972只,幾近翻倍。
而公募基金行業的人才增量卻沒能跟上產品的擴張速度:在2016年年初時,公募基金市場共有1421位基金經理,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增長25.69%至1786位。目前,平均每位基金經理管理著2.78只基金,基金經理“一拖多”的問題十分嚴峻,《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8月12日,有119位基金經理管理著10只以上(包含10只)的基金產品。
基金經理的管理壓力有多大,從相關基金的重倉持股情況已經能看出端倪。在同一位基金經理管理的多只權益類基金中,其重倉持股名單基本保持一致,只不過是持股數量和持股比例略有差異。《證券日報》記者此前與多位基金經理交流得知,即便是基金經理“老將”發行新的基金,在新的基金上也會采用相似的投資策略,只不過是新基金的份額較小,進行換股操作時比較方便。
公募基金市場上產品同質化嚴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是各基金公司下調申購費率以擴大競爭優勢的原因之一。但是,對基金投資者來說,基金產品在短期的申購費率優惠對他們的影響卻相對有限。《證券日報》記者采訪身邊幾位資深基金投資者,他們表示,在選擇基金時還是會更看重基金產品的投資風格和基金經理的以往業績,基金申購費率的優惠與基金的中長期收益相比也可忽略不計。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也咨詢了幾家基金公司的市場部人士,他們也表示,這部分費用相對基金產品的長期投資收益來說有限,但是實行申購費率的優惠活動仍十分必要:一方面,基金公司讓利給投資者,是基金信托責任的體現;另一方面,此舉能夠促進基金公司之間的良性競爭,激發基金管理人做出更好的基金產品來回饋投資者。
也有基金公司從業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強調,基金公司實行短期的申購費率優惠是以分段形式進行的,大額申購部分基金產品實際上是沒有費率優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