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半年報發布在即,杭州銀行于7月5日率先披露半年度業績快報。截至發稿前,已有6家銀行相繼發布半年度業績快報。從已發布的業績快報來看,6家銀行上半年總體經營情況良好,凈利潤同比增長均為兩位數,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下降。
凈利潤雙位數增長
杭州銀行、上海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吳江銀行以及南京銀行相繼披露半年度業績快報。
6家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增幅均在兩位數,其中上海銀行為6家銀行中凈利潤增幅最大,同比增長20.22%。招商銀行作為目前唯一披露業績快報的股份制銀行,凈利潤增幅最小,但也達到了14%。寧波銀行、杭州銀行凈利潤增長均近20%。
不良貸款率下降
截至6月末,已披露的6家銀行2018年上半年不良貸款率除南京銀行外,均有所下降。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86%,與2017年末持平;杭州銀行、上海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和吳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6%、1.09%、1.43%、0.8%和1.39%,較去年末分別下降0.03%、0.06%、0.18%、0.02%和0.25%,吳江銀行降幅最大。
對于銀行業績進一步向好,不良貸款率下降,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一方面我國上半年宏觀經濟平穩增長,為銀行業經營創造了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另一方面近年來銀行業加快轉型,經營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并加大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資產質量持續改善。同時,業績改善也與金融管理要求的調整有關系,例如銀監會下調撥備覆蓋率要求,從150%調整到120%-150%,對銀行凈利潤的增長形成支撐。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中國網財經表示,銀行業今年整體比去年好,但挑戰還是客觀存在的。銀行業并非全面向好,而是逐漸分化,上市銀行是中國銀行業中資質最好一批的銀行,但一些農商行和一些小的區域性銀行仍然面臨大量挑戰。
曾剛認為,銀行業績向好,一方面從利差角度來講,隨著這個金融監管的強化,資金面趨緊,銀行的議價能力,尤其是資產端的議價能力顯著上升,有助于銀行息差擴大。但不同銀行的情況不一樣,對一些負債端比較穩定,利率敏感度不太高的銀行凈息差改善會比較明顯;對一些資金端儲蓄存款占比較低,更多地依賴于同業存款的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負債成本上升快,凈息差面臨較大的收縮壓力。另一方面,比凈息差影響更大的是不良率的下降,不良率企穩意味著銀行的撥備計提的壓力在減輕、 撥備成本下降,為銀行利潤做出正面貢獻。
銀行加快資本補充
同時記者也注意到,近期銀行業加快通過各種金融工具補充資本。7月31日,吳江銀行正式發行25億元可轉債,用于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早前一周,張家港行25億元可轉債發行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
同在7月,浦發銀行擬發行不超過400億元人民幣的二級資本債券,用于補充二級資本,目前已獲銀保監會批復;貴陽銀行和寧波銀行非公開發行優先股方案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擬分別募集資金不超過50億元和150億元,補充其他一級資本。
南京銀行非公開發行股票未獲得證監會核準通過,140億融資方案最終落空,成為定增遭證監會否決的首家銀行。
對此,董希淼表示資本壓力是客觀存在的,一方面銀行業務的發展本身就會消耗資本。另一方面,近兩年金融監管加強,表外資產加快回歸表內也會占用資本,持續補充資產在銀行發展中是正?,F象。銀行通過多渠道補充資本,一方面利用未分配利潤補充資本,另一方面銀行可以通過發行定向增發、可轉債、優先股、二級資本債等工具來補充銀行資本。(見習記者 趙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