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滬深兩市股指小幅低開后震蕩下行,全天維持低位震蕩走勢,板塊輪動較快,成交量持續低迷。業內人士普遍表示,市場已經進入底部蓄勢階段,結構性機會較為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第21屆世界杯足球賽已經全部結束,但是體育產業在資本市場熱度不減,活躍度依然處于高位。昨日,49只體育產業相關概念股逆市上漲,中體產業(600158)強勢漲停,華誼兄弟(300027)、金一文化(002721)、英派斯(002899)等3只個股漲幅也均在5%以上,分別為:6.79%、6.39%、5.11%,鴻博股份(002229)、華錄百納(300291)、萊茵體育(000558)、平潭發展(000592)、廈門港務(000905)、中信國安(000839)、雷曼股份(300162)、金洲慈航(000587)、香山股份(002870)、當代明誠(600136)等個股漲幅也較為顯著。
更為重要的是,在股指持續調整之際,共有10只體育產業相關概念股股價實現連續上漲,其中,大湖股份(600257)、杭州解百(600814)、東方明珠等3只個股股價連續上漲天數達到4天,其他股價實現連續上漲的體育產業相關概念股還有:金洲慈航、姚記撲克(002605)、蘭生股份(600826)、力帆股份(601777)、高鴻股份(000851)、江蘇舜天(600287)、貴人鳥(603555)。
資金流向方面,昨日,34只體育產業相關概念股獲大單資金追捧,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22973.93萬元。具體來看,中體產業、華誼兄弟、英派斯、中信國安等4只個股昨日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2000萬元,分別為:5338.92萬元、4879.02萬元、2302.45萬元、2294.05萬元,上述4只個股合計吸金14814.44萬元。
事實上,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中國體育產業迎來發展的良好機遇,2013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已突破萬億元,2017年體育產業規模突破2萬億元,年度復合增長率超15%。據騰訊研究院預計,至2025年體育產業規模將達到7萬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GDP占比也將從2015年的0.8%增至3.0%。同時巨頭及資本的進入,也給體育產業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伴隨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除市場表現較為突出外,體育類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也十分搶眼。截至目前,共有43家體育產業相關上市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23家,占比53.49%。從預計凈利潤同比最大增幅來看,廣匯能源(600256)、當代明誠、四川雙馬(000935)、三夫戶外(002780)、金達威(002626)、金一文化、艾比森(300389)、顧地科技(002694)、中青寶(300052)等9家公司均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翻番。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時至今日,體育產業的發展熱潮依然高漲,騰訊、阿里、萬達等巨頭也早已看到體育產業發展的無限商機,積極布局。此外,國內體育產業發展的人口紅利、政策驅動以及消費升級等多重利好因素依然存在。因此,隨著行業跟隨資本市場回歸理性,體育人群消費習慣的逐漸養成,體育產業發展仍將繼續大踏步邁進。
個股布局方面,近期,17只體育產業相關概念股成為機構重點關注標的,華夏幸福(600340)、山西汾酒(600809)、當代明誠、分眾傳媒(002027)等4只概念股近30日內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在4家以上。華夏幸福方面,安信證券指出,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以河北為家,深耕京津冀區域,在京津冀的區位優勢顯著;近年來,公司在不斷夯實鞏固京津冀布局優勢的同時也積極布局國家級城市群及優勢區域,加快產業新城異地復制模式。預計公司2018年至2020年每股收益分別為3.87元、4.90元、6.09元,維持“買入-A”評級,6個月目標價37.88元。(記者 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