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白云山醫藥集團發布公告稱,其分公司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藥總廠(“白云山制藥總廠”)產品頭孢氨芐膠囊和頭孢拉定膠囊未通過藥品一致性評價。
此前,白云山相關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云山之所以未做BE試驗(生物等效性研究,藥物活性成分從制劑釋放吸收進入全身循環的過程)就進行藥品一致性評價,是因為之前有法規允許BE實驗豁免。不過,在5月31日國家發布的BE實驗豁免名單中,并沒有白云山上述兩個藥品。
在上述公告中,白云山指出,本次未通過一致性評價,對上述產品的銷售不造成影響,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無重大影響,目前已安排相關研發工作,準備開展BE試驗,重新提交一致性評價申請。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申請一致性評價的時候除了不適合人體做實驗等特殊情況外,必須做BE實驗,沒有企業能拿到“尚方寶劍”。“我國正處于藥品洗牌整頓調整的重要時期,國家對BE豁免和一致性評價的要求必須嚴格,對醫生和患者負責,也有利于我國藥品得到國際消費者認可,走向世界。各醫藥公司也應該嚴格要求自身,不可抱有僥幸心理。”
兩個藥品未通過
白云山上述兩個仿制藥對應的原研藥分別由日本鹽野義公司、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研制。
其中,頭孢氨芐是由日本鹽野義公司研制的第一代頭孢菌素,用于治療中耳炎、鏈球菌性咽炎、骨與關節感染、肺炎和尿路感染等細菌性感染;頭孢拉定是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研制的第一代頭孢菌素,用于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體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等感染。
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指對已經批準上市的仿制藥,按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的原則,分期分批進行質量一致性評價,仿制藥需要在質量和藥效上達到和原研藥一致的水平。BE試驗即生物等效性試驗,可用于評價仿制藥和原研藥對疾病患者的效果或者安全程度是否相同或相似。
7月12日上午,白云山董秘辦公室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已確認頭孢氨芐膠囊和頭孢拉定膠囊未通過一致性評價,但是由于這兩種藥產量很少,只占銷售額一小部分,所以對公司影響不大。
7月17日,白云山公告稱,頭孢氨芐膠囊于1990年4月獲得國內上市批準,2017年銷售收入人民幣810.41萬元,占公司2017年度營業收入的0.04%;頭孢拉定膠囊于1992年獲得國內上市批準,2017年銷售收入人民幣918.16萬元,占公司2017年度營業收入的0.04%。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審評報告,此次白云山制藥總廠頭孢氨芐膠囊和頭孢拉定膠囊提交的豁免人體生物等效性一致性的評價申請未獲通過,主要原因系上述審評中心認為白云山制藥總廠提供的資料尚不能充分支持頭孢氨芐膠囊和頭孢拉定膠囊為BCS1類(即具有高溶解性、高滲透性),因此不批準上述產品基于BCS1類豁免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
根據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信息,目前已經提交頭孢氨芐膠囊補充申請的企業有5家,有7家企業備案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試驗,目前尚無企業通過一致性評價。而目前已經提交頭孢拉定膠囊補充申請的企業僅白云山藥業,有2家企業備案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試驗,分別是揚子江藥業和山東新華制藥(10.240,-0.07,-0.68%)。
一致性評價無“尚方寶劍”
事實上,上述白云山公告來得比較晚。
在6月2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對此發布公示;7月11日,根據Insight數據庫信息,白云山制藥總廠的頭孢氨芐膠囊和頭孢拉定膠囊經過審評后,已確認未通過一致性評價。且此兩種藥品沒有臨床啟動信息,還未進行BE試驗。
白云山相關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云山之所以未做BE試驗就進行一致性評價,是因為之前有法規允許BE豁免。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指出,所有藥品都必須做BE試驗才可能通過一致性評價,只有符合《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豁免指導原則》的品種,以及不適合開展人體內研究的品種,食藥監總局可能會豁免,或者企業提出豁免申請,交由食藥監總局進行論證和決定。
關于BE豁免,2017年9月20日原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表示,將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分期分批公布BE豁免目錄,企業可向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公文申請BE豁免,也可在申請一致性評價時在附加申請事項中注明豁免,并在申報資料中提交豁免的科學依據。
5月31日傍晚,原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辦公室確定了289目錄中可豁免或簡化人體生物等效性(BE)的48個試驗品種。相較于2017年11月11日發布的征求意見稿,這次的正式稿減少了10個品種,其中并沒有白云山的上述兩個藥品。
“從公布豁免名單到國家藥監局不通過白云山上述兩個藥的一致性評價,有較長的時間,但白云山并沒有主動撤回,可能是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但這一輪一致性評價與之前的完全不同,國家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做,而且也出臺了相應的落地措施,企業是必須做的。”上述業內資深人士表示。
中國醫藥(18.650,-0.28,-1.48%)企業管理協會會長郭云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一致性評價是必須要做的,企業不能抱以任何僥幸心理。“要真正做到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做到兩個方面,包括產業升級換代,把我們數量多的4376家制藥企業進行有效的兼并重組,做大做強;第二個,我們要從仿制大國做成一個仿制、創新并舉的制藥強國。”(記者朱萍實習生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