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鵬飛(7.320,-0.81,-9.96%)(300350,SZ)和國新健康(30.930,-0.06,-0.19%)(000503,SZ)兩家爭搶同一標的上海京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頤科技),讓眾人有些不明所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京頤科技主要從事醫療信息化行業,而深耕醫療的國新健康與從事物流的華鵬飛相比,或許更適合京頤科技。
7月12日,京頤科技向華鵬飛發送《關于終止合作框架協議書的告知函》,不再與華鵬飛推進重組。7月16日,華鵬飛復牌,開盤跌停。
京頤科技“二選一”
最先公告收購京頤科技的是華鵬飛,5月10日,華鵬飛發布了《關于籌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在公告中,華鵬飛公布擬重組標的為京頤科技,并且擬以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方式進行收購。
彼時,華鵬飛預計,交易金額大概在20億~30億元范圍內。而華鵬飛在2017年全年的營業收入為9.6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1億元。
并且,華鵬飛公告中透露,京頤科技屬于醫療信息化行業,與華鵬飛主業的物流并無太多協同。而華鵬飛也沒有說明重組的原因。
華鵬飛5月10日發公告稱擬收購京頤科技時,投資者還并未察覺這項重組的特殊之處。
但在6月28日,國新健康與京頤科技簽署了《重大資產重組框架協議》的消息出來后,立即吸引了市場的注意,同時,華鵬飛也遭到了深交所的問詢。
華鵬飛在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中稱, 7月5日京頤科技及其主要股東李志已就《合作框架協議書》簽署及履行情況出具確認書,表明京頤科技與公司簽署的《合作框架協議書》仍真實有效。
在確認書中,京頤科技表示,基于對京頤科技未來發展及股東權益的審慎考慮,京頤科技及李志希望在國新健康和華鵬飛的不同的交易條件中選擇更有利于京頤科技發展及其股東利益的交易對手及其交易方案。
至此,華鵬飛也意識到,收購京頤科技一事最終或許會是一場空。果不其然,7月12日,京頤科技向華鵬飛發送《關于終止合作框架協議書的告知函》,不再與華鵬飛推進重組事宜。
華鵬飛另尋標的
華鵬飛為了此次重組已停牌兩月,停牌前夕華鵬飛的股價還在8.13元/股左右徘徊。而7月16日一開盤,股價便跌停,報7.32元/股。
復牌同時,華鵬飛又拋出了另一項收購方案,此次收購標的為北京軍懋國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軍懋科技)不低于51%的股份。軍懋科技主要從事航空狀態實時感知與應用系統、飛機實時監控管理系統和飛行員北斗單兵報位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華鵬飛在公告中稱,本次收購完成后,上市公司的業務將通過軍懋科技向軍工領域的物聯網運用和軍品供應鏈等進行延伸。
7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華鵬飛董秘辦,一位自稱證代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華鵬飛目前主要從事三個板塊:物流、智能制造以及供應鏈,目前一直在發展智慧物流。
對于終止收購京頤科技,該人士表示沒有什么影響。針對擬收購京頤科技時預計的對價為20億~30億元,其稱,當時談的一些都只是框架上的,具體的交易金額并沒有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