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決定定向降準0.5%,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雖此次定向降準未波及股市,但按照市場以往的邏輯,在股指連續新低的環境下,擁有國企背景的上市公司成為資金首選的避風港。
今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文,提到“將撤銷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建制”,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這是近幾年來媒體融合發展的一件大事,它實現了中央層面的廣播、電視,國內、國外傳播機構的融合,為國家層面的廣播電視改革提供了現實案例。
全媒體時代,在制作具有有特色的新聞產品時,三家需通過暫時的聯合予以實現。而且多層次、多類型的知識流動,能夠增加采編人員的綜合傳播能力,從而實現媒體真正意義上的融合。
目前,央廣和國際臺都拿到了互聯網電視牌照,央廣更是早已開播《央廣健康》和《央廣購物》兩套數字電視頻道。合并以后,中央三臺也將成為引領廣播、電視行業的重要傳媒機構。
這一融合將利好中視傳媒(600088)、華聞傳媒(000793)等文化傳媒類上市公司。
其中,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央電視臺控股的傳媒類 A 股上市公司,是最早一批進入資本市場的國有文化傳媒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影視、旅游、廣告”三大主營業務。
公司影視劇方面,多部作品先后獲得 “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飛天獎、金雞獎、金鷹獎及艾美獎(美國)等 30 多個國內外獎項。
2017年中視傳媒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影視業務、旅游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廣告業務收入大幅提升,導致公司整體 營業利潤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每股收益等指標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當前,搭乘互聯網新技術發展的快車,IPTV、OTT、手機視頻等基于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新內容傳播方式快速發展,進一步促進了文化傳媒行業的革新。在多種渠道的傳播過程中,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特征更加明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廣度、力度都在增加,跨渠道融合媒體產品成為市場新動向。
三臺合并后,中視傳媒未來的發展將圍繞總臺的核心戰略,找準在發展布局中的定位,為全局的發展擔當起投融資平臺、先行先試實驗平臺和媒體融合資本平臺的責任。
而對華聞傳媒而言,新組建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為其最終實際控制人之一。借助大股東央廣總臺的國企背景,有望在媒體資源布局方面提速發展,同時也擁有了吸引資本的優勢。 資料顯示,該公司近三年年度營業收入40至46億元,年度凈利潤8至10億元,平均每年納稅達3至4億元。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華聞傳媒圍繞以財經資訊與“文旅體娛”為核心的戰略發展主線加速戰略轉型,與央廣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充分發揮雙方各自在媒體產業主線和電視媒體領域的規模優勢和協同效應,進一步豐富完善了公司業務模塊。
在其披露的新發展戰略規劃的實施“時間表”中,華聞傳媒將2018年視為新發展戰略規劃實施的第一年,如能借力背后股東的強勢資源,抓住這一年“換擋期”的完成產業整合,相信在1-2年內企業有望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