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圣地亞哥時間2018年6月13日, 3GPP 5G NR標準 SA(Standalone,獨立組網)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會正式完成并發布,這標志著首個真正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出爐。
按照3GPP規劃,5G標準分為NSA和SA(Standalone獨立組網)兩種。其中5GNSA組網是一種過渡方案,主要以提升熱點區域帶寬為主要目標,沒有獨立信令面,依托4G基站和核心網工作,相對標準制定進展快些。
由于依賴4G系統的核心網與控制面,NSA架構將無法充分發揮5G系統低時延的技術特點,也無法通過網絡切片、移動邊緣計算等特性實現對多樣化業務需求的靈活支持。此前,3GPP已于2017年12月發布了基于NSA(non-standalone,非獨立組網)架構的5G Release15早期版本。
非獨立組網標準是基于NSA架構的5G網絡,由于其5G空口載波僅承載用戶數據,系統級的業務控制仍需依賴4G網絡,這種方式可被視為在現有4G網絡上增加新型載波進行擴容。
根據工信部的方案,我國的5G承載頻段是Sub6GHz的中頻,也涵蓋在此次標準范圍內。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知,正式宣布規劃3300-3600MHz、4800-5000MHz頻段作為5G系統的工作頻段,其中3300-3400MHz頻段原則上限室內使用。
本次發布的5G Release15完整版本SA是采用嶄新設計思路的全新架構,在引入全新網元與接口的同時,還將大規模采用網絡虛擬化、軟件定義網絡等新技術。
5G獨立組網可以降低對現有4G網絡的依賴性,更好地支持5G大帶寬、低時延和大連接等各類業務,并可根據場景提供定制化服務,滿足各類用戶的業務需求,大力提升客戶體驗。
SA獨立組網版本發布,意味著基于獨立組網架構的5G系統能真正全面實現5G的技術指標和承諾,并為移動通信產業界創造出更新更多的發展機會。
據悉,中國企業大唐電信集團在5G首個國際標準中作出了重要貢獻。截至目前,大唐電信集團共提交的5G國際標準化文稿近5000篇。在5G技術研究和標準競爭中,大唐電信集團在大規模天線與波束賦形、新型多址技術、超密集組網、車聯網、信道編碼新型移動性管理、TDD動態幀結構、5G核心網絡架構、5G CU/DU架構設計等5G標準化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多項技術方案進入國際核心標準規范。
此次標準中,大唐將基于最新的R15 SA標準開發包括無線、傳輸、核心網在內的端到端全系列產品,助力國家5G技術試驗和規模試驗網的部署,推動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重要垂直行業應用落地,實現5G網絡大帶寬、低時延和海量連接的目標,為實現中國5G引領戰略目標、推動移動通信產業成為我國少數具有行業話語權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領域之一貢獻力量。
在SA第一階段的5G標準落定后,第二階段啟動R16為5G標準,于2019年12月完成,本階段完成滿足ITU(國際電信聯盟)全部要求的完整的5G標準。
隨著5G標準的逐步落地,外界開始關注5G手機何時問世。目前,華為、OPPO、vivo等已確認首款5G手機將在2019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