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A股市場的持續低迷,使得上市公司實施定向增發的熱情也不斷低落。《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6月9日,共有117家上市公司實施定向增發,發行規模總額為3030.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808.1億元下降了20.41%。
其中,公募基金共參與69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累計出資904.72億元,占同期上市公司定增募資總額的29.85%。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定增市場頻頻破發,也使得定增基金在年內的業績表現差強人意:截至6月8日,今年以來虧損的定增基金已經有32只,占可統計定增基金總數的60.78%,業績表現最差的定增基金在年內已經虧損了13.83%。
上市公司年內定增3030億元
基金分走近三成蛋糕
今年A股市場的持續震蕩和低迷,使得眾多投資者一時摸不著頭腦。即使是賺錢能力突出的公募基金,在年內的整體表現也差強人意,擁有數據統計的963只主動偏股基金中,僅有274只基金在年內取得正收益,在二級市場為投資者賺到錢。與此同時,伴隨著上市公司實施定向增發熱情的不斷走低,公募基金在一級半市場的表現也略顯疲軟。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按預案公告日計算,今年以來截至6月9日,共有26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定增方案但尚未實施,預計募資7200.27億元。同時,年內已有117家上市公司實施定增,累計實施124次,共計募資3030.9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基金公司共參與69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占同期實施定增上市公司數量的近六成,累計出資904.72億元,占上市公司定增募資總額的29.85%。即基金公司分走年內定增項目的近三成“蛋糕”。
就發行對象來看,上述117家上市公司實施的124次定增中,95次中出現了機構投資者的身影,有43次出現了大股東及大股東關聯方的身影,其中有41次定增方案的發行對象僅有機構投資者。在機構投資者名單中,不乏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公司及證券公司的身影,據記者進一步統計,年內參與定增的基金公司共有43家,私募基金共有49家。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積極參與定增的背后,源自定增投資收益的穩定回報:“上市公司發行定增項目后一般會給參與方一定的折扣,從而形成一個‘安全墊’,相當于打折買股票。在牛市下,定增破發的可能性趨向于無窮小,故而機構熱衷于參與定增。”
一家參與上市公司定增較多的基金公司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震蕩較大,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計劃也頻頻流產,受這些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規模較大的定增項目比較少見,公募基金的定增產品也難有比較好的表現。
32只定增基金年內虧損
最高虧13.83%
隨著今年2月份以來市場的大幅調整,定增破發現象頻發。《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6月8日,今年以來實施的124宗定增方案中,有59宗項目破發,占比47.58%。進一步看,6月8日的收盤價與增發價相比較,37只個股折價率超過10%,4只個股折價率更是超過40%,分別為:萬潤科技(45.13%)、中孚實業(43.94%)、中文在線(43.37%)和航天長峰(43.35%)。
定增股的整體表現低迷,也使得部分定增基金在年內收益率表現不佳,甚至出現了負收益的現象,年內業績表現最差的定增基金甚至已經虧損了13.83%。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6月8日,今年以來虧損的定增基金已經有32只,占可統計定增基金總數的60.78%,業績表現最差的定增基金在年內已經虧損了13.83%。截至6月8日,近一個月內可統計的53只定增基金中有46只產品未能取得正收益,這46只產品在近一月平均收益為-2.71%,業績表現最差的定增基金在最近一個月已經虧損了8.4%。
記者梳理發現,在2015年1月份,公募基金市場上首只瞄準定增的基金——國投瑞銀瑞利混合基金正式成立,在2015年又陸續有5只定增基金成立;在2016年,定增基金的發行呈現井噴,共成立了30只定增基金;去年全年,又相繼有23只定增基金成立。記者了解到,過去兩年定增基金的井噴和異常火爆的定增市場不無關系,而定增公募基金的出現也給原本有一年到三年固定鎖定期的定增投資增添了一定的流動性。
但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陸續有券商的研究報告指出,定增市場的折價在不斷收窄,甚至有定增項目出現了溢價發行的現象。在華鑫證券連續發布的定增市場雙周研究報告中可以發現,平均20多宗競價項目中,就會有5宗左右項目出現溢價發行。
折價率越來越低的定增市場,也讓一些定增基金的基金經理頭疼,有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當初設計基金產品時就有考慮到這一點,在基金產品的名稱中沒有‘定增’兩字,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會考慮一定程度上轉變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