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首家相互制壽險公司,在首年將股東資源占用后,面臨新的市場渠道開拓,以及首創的“賠審團”制度、盈余分配制度能否持久地發揮功效等難題
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信美人壽”)作為我國第一家相互制壽險公司,自2017年5月份開業之后的種種舉措,頗受市場關注。
近期,信美人壽發布成立以來的首年業績,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信美人壽總共開發了84款產品,累計保費收入達6億元,會員數量達到了1.8萬名。然而,由于成立時間較短、前期投入較大等原因,公司去年虧損1.7億元。
與普通壽險公司有所不同,所謂的相互制保險,就是將具有相同風險保障需求的人,通過訂立合同成為會員(至少購買一年期以上產品,才能成為會員),并繳納保費形成互助基金,當某位成員發生約定事故之后,該基金將承擔賠償責任。同時,每個會員都是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事務有參與權,也可以分享公司的盈余。
所以,在特殊的制度下,信美人壽也在某些操作上,區別于其他壽險公司,例如首創了處理理賠糾紛的“賠審團”制度、確定盈余分配方案等,這些對于傳統壽險行業而言都是新事物。不過這個新事物是否能夠健康生存,還需要市場的檢驗。
亟須拓展市場新渠道
信美人壽開業至今已有一年,目前布局了重疾險、年金險、定期壽險、意外險及醫療險等多項險種。
相互制的壽險產品和普通壽險產品有什么區別呢?以信美人壽推出的重疾險之一——i健康多級保疾病保險為例,該產品可以保障75種重癥疾病、25種中癥疾病以及50種輕癥疾病,等待期為90天,最高保額可達200萬,此外,該產品還有輕癥/中癥豁免保險費等功能。那么,這樣一款產品到底需要多少資金呢?以一位有社保的26歲女性為例,保額50萬,保終身,不含身故保障,并選擇30年的交費期間,那么保費大概是4860元/年,與目前市場上的重疾險價格相差并不大。
與同類重疾險不同的是,作為會員產品如果該款產品出現虧損,那么會員很有可能需要通過攤收保險費或動用盈余金的方式予以補充。
其次,公司產品在靈活性上較同行產品確實較高。依然以i健康多級保疾病保險為例,這款產品消費者可以在10萬元到200萬元之前自行選擇保額,也可以選擇年交、半年交、季交的交費頻率。
公開資料顯示,信美人壽開業第一個月保費收入即突破1億元,去年全年(5月~12月),公司總保費收入約為5億元。但進入2018年,公司保費收入增速呈明顯下滑趨勢,截至一季度末,信美人壽保費收入僅有7445萬元。針對這一現象,公司總經理胡晗解釋稱,去年業務量較高,緣于公司從籌建到開業這兩年中積累了較多志同道合的會員;公司還有效地利用了身邊資源,鎖定螞蟻金服、天弘基金等發起會員拓展業務及為一些高凈值人群承保等有關。
胡晗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們身邊的資源做完后,直銷及互聯網就變成了主要渠道,實際上,我們今年加大了對互聯網端的資源投入和支持,可能在下半年,會帶來一些保費的驚喜。”
“賠審團”制度解決理賠糾紛
在理賠方面,信美人壽首創了“賠審團”制度,專門用于處理理賠糾紛。
所謂的“賠審團”制度,指的是客戶如果對公司理賠的結果有爭議,則可以申請“賠審團”進行理賠審議,如果過半數的“賠審團”人員認為該賠付,則客戶可獲得賠付,反之則不能獲賠。所有的“賠審團”人員,都是經過相關保險測試的公司會員。目前公司已有4例賠審團案件,4次賠審案件的參與人數分別為5027人、9217人、10534人及9544人,其中,兩起案件理賠,兩起案件不予理賠,如果客戶對賠審團審議的結果不滿,依然有提起上訴的權利。
實際上,理賠糾紛一直是令壽險公司比較頭疼的問題,在傳統壽險公司中,要解決理賠糾紛,需要多方調查并層層審批,效率并不高。而“賠審團”制度規定,當客戶要求“賠審團”進行理賠審核時,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會上線投票等系統安排,會員會接到通知,并且需要在24小時內,對案件進行表決,投票系統內會有理賠調查員,對案件進行解讀,幫助賠審團成員慎重投票。“一般來說,結果確定并且客戶也接受之后,我們最快4分鐘就可以把理賠款打到對方賬戶。” 信美人壽董事長楊帆道。
不過,“賠審團”制度也面臨著如何能夠保證公正性的難題;理賠案件增加之后,是否依然經得起效率考驗。楊帆對記者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家還是比較自律的,我們也將為維護這個機制堅守公平公開公正的操作。”
盈余可用來分配
值得關注的是,相互保險公司的最大特點就是投保人同時也是投保該公司的主人,有權利享受公司每年的盈余分配。
信美人壽方面介紹稱,目前公司已制定出關于會員盈余分配的相關辦法:明確當公司累計利潤高于初始運營資金的本息后,即可為會員分配盈余,分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增加保額、降低保費或抵扣后續保費等。
一般來說,保險公司都有6到8年的盈利周期,這說明在信美人壽開業初期就購買其保險并成為會員的人,最開始并不能享受盈余分配,為了保障早先購買保險的會員利益,信美人壽也采取了引入系數因子等方式,進行盈余分配。總而言之,即加入的越早,保單的盈余貢獻越大,所能享受到的盈余分配比例也就越高。不過一旦保單到期,那么信美人壽會員的身份也就自動解除,也就無法享受盈余分配了。
參照他國相互保險的例子,媒體報道稱,紐約人壽宣布在2018年向合格的參與性保單持有人分派17.8億美元紅利。由此來看,如果公司經營得當,那么作為相互保險的會員享受盈余分配還是相當有誘惑力的。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由于成立時間較短、前期投入較大等原因,信美人壽去年虧損1.7億元,會員們也就無法參與盈余分配。楊帆表示:“我們自己定目標,五年能夠進入預期,十年開始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