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告情況看,摘牌及年報編制審計工作未完成的情況占比高。有的掛牌公司給出的理由則是“湊不齊審計費”、“聘不到審計機構”等。
以海爾思為例,公司表示,擬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新增控股子公司合并報表,審計工作尚未完成,預計無法按期披露年度報告。3月30日,海爾思董事會審議通過擬改聘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2017年度財務審計機構。目前,海爾思正在履行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流程。
部分新三板公司由于自身經營問題無法按時披露年報。4月16日,嘉達早教公告稱,由于公司當前涉及重大事項,審計機構尚未進場,公司預計無法按時完成年報編制。2018年1月,嘉達早教就被其主辦券商興業證券提示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資料顯示,嘉達早教因涉及民間借貸糾紛及多項訴訟,公司土地、廠房、車輛、銀行賬戶等主要資產及生產要素被司法查封或凍結,將被進一步采取強制執行措施。公司2016年年報就曾多次延期。
彩虹光、能訊環保、華艷生物三家公司手頭“很緊”,因為“沒湊齊審計費”導致年報無法按時披露。
4月27日,彩虹光公告稱,“公司賬戶尚處于凍結狀態,無法聘請審計機構對企業2017年年報進行審計,申請延遲公布。”
部分企業趕在期限前披露了年報,但被主辦券商提示風險。以網蟲股份為例,其主辦券商天風證券指出,因提交主辦券商審核時間較晚,主辦券商無充足時間審核,無法保證年報及相關文件質量。中商礦業、勃達微波等企業的主辦券商遭遇類似情況,均表示無法完成對其督導企業年報的事前審查工作。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規定,自5月2日起暫停460家未按期披露年報公司的股票轉讓。如果不能在6月30日之前披露年報,上述公司就會被強制摘牌。
“優等生”不能幸免
創新層公司被視為新三板的“優等生”。梳理發現,在未披露年報的460家公司中,49家為創新層企業,占總數超過10%,包括維信科技、煥鑫新材、致生聯發、藍天環保等公司。
維信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意外去世以后,不少管理人員紛紛離職,公司經營陷入停滯。同時,公司因拖欠小貸公司和網貸平臺的借款未還,被告上法庭。
4月10日,煥鑫新材公告稱,因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公司尚未聘任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17年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預計無法在4月30日之前披露2017年年報。
此前,煥鑫新材實控人錢建華、副總經理錢小金涉嫌違規擔保、資金占用、隱瞞重大訴訟等行為。錢建華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公司房產土地被查封。
不少創新層公司未按期披露年報的背后,是其持續經營能力出現問題。
藍天環保因尚未聘任審計服務機構,預計在4月30日前無法披露2017年年度報告。國金證券在對藍天環保持續督導過程中,發現藍天環保經營業績異常波動、公司涉及重大訴訟、公司銀行賬戶被凍結、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潘忠全部5663.89萬股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提示投資者注意風險。
Wind數據顯示,在上述49家未按期披露年報的創新層公司中,17家2017年上半年收入出現下滑,22家公司利潤出現減少。按照股轉系統的規定,如不能按時披露年報,這49家創新層企業可能面臨降層風險。
因為未及時披露2017年業績快報,全國股轉公司此前已對金剛游戲、維信科技、藍海訊通、卓誠惠生、普天數碼等創新層企業發出自律監管函。根據信披新規,創新層企業需增加業績快報與業績預告的披露。
部分公司擬摘牌
在未按期披露年報的新三板公司中,有的企業可能準備摘牌。
安信證券新三板分析師諸海濱認為,目前仍有138家公司僅公告了擬終止掛牌但未獲受理,且沒有公布2017年年報。
以宏運達為例,公司4月20日公告稱,原定于4月23日披露2017年年度報告。因發展規劃需要,無法按時完成審計工作,公司預計不能在4月30日前披露年度報告。宏運達表示,擬主動申請摘牌,近期召開董事會,通過之后將提請股東大會審議。
藍德環保今年2月申請摘牌,董秘離職后也不再續聘,實控人正在和小股東商量回購方案。公司表示,年度審計未完成,且正在辦理終止掛牌事宜,預計無法在4月27日之前披露年報。
某券商新三板分析師認為,不管企業是否摘牌,披露年報是企業應盡的義務。
2017年7月,全國股轉系統對未披露2016年年報的1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進行強制摘牌。另有90家未披露當年年報的公司暫緩摘牌,有的需要盡到對異議股東的義務,有的應等待涉嫌違規事項查明,走完審查程序才能離場。
針對掛牌企業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等違規行為,全國股轉公司表示,確保有違規必有查處,進一步優化監管制度,強化監管手段,督促掛牌企業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確保掛牌企業信息披露質量。
涉及多家創新層公司
根據全國股轉公司數據,在11000余家掛牌公司中,除已完成2017年年報披露及提交了終止掛牌申請的公司外,460家公司未能按期披露2017年年度報告。
券商新三板分析師指出,未能按期披露年報的原因主要包括企業財務狀況確實遇到問題;有的企業準備IPO;還有的企業準備摘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