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市場關注的醫藥界龍頭企業藥明康德(603259)昨日登陸滬市主板,開盤即漲停,漲幅達43.98%,收盤價為31.10元,總市值達323.44億元。
受此提振,醫藥板塊與相關概念股有著不錯表現。其中,醫藥板塊內9只個股漲停,概念板塊中麥達數字(002137)漲停,天華超凈(300390)漲幅超8%。分析人士表示,藥明康德登陸A股,雖短期對相關主題投資刺激明顯,但更要看到,其回歸A股對所處行業形成中長期利好。
國內CRO巨頭
三六零(601360)借殼江南嘉捷連收18個漲停,華大基因(300676)上市發行價13.64元直到109.18元才打開“一字板”,同樣身為行業內的絕對巨頭,藥明康德上市后表現成為市場熱議話題。藥明康德是國內最大臨床前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臨床前CRO),是國內創新藥研發外包的世界級領導企業。
分析師表示,在當下中國CRO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公司憑借國內龍頭地位以及較好的全球客戶資源,CRO業務及CMO/CDMO(合同生產業務/合同生產研發)業務收入預計均將保持穩定較快增長。同時,公司毛利率將保持上升趨勢,促使公司業績持續快速增長。
當然藥明康德與前兩者所屬行業不同,市場環境不同,不能簡單以行業絕對龍頭作為上市后市場表現的比對標準,而應該以公司所處板塊整體估值作為重要參考依據。據申萬宏源證券(000562)估算,就發行市盈率與行業市盈率比較而言,藥明康德發行價相對行業市盈率存在較大折價,預計上市后上漲空間較大。藥明康德的中證行業市盈率為65.29倍,藥明康德以22.99倍市盈率,21.6元/股發行,并在市盈率達到65.29倍時開板,大概有連續8個漲停。同時考慮到3月以來,新股市場開始逐漸轉暖,新股漲停數開始回升,藥明康德漲停數大概率超過8個。
CRO浪潮已起
隨著3月下旬藥明康德IPO消息不斷發酵,CRO行業關注度也隨之升溫。目前我國CRO行業已經進入“國外產能轉移拉動國內,研發環境優化吸引訂單,多重政策疊加帶來增量”的良性發展階段。
首先,從國際市場看,目前全球新藥研發行業呈現出幾大特點:新藥開發難度(成本)增加、新藥研發成功率不斷下滑以及大批原研藥專利集中到期。而近年來我國醫藥行業快速發展,充沛的資金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人才回國尋求發展,同時國內自己培養的人才梯隊也逐漸成形。再加上研發基礎設施水平也逐漸跟上,醫藥創新研發的環境開始逐步優化,形成了我國醫藥行業的競爭優勢,因此國際CRO行業產能開始向國內轉移。
其次,從國內市場看,多重政策支持帶來市場增量。針對我國醫藥產業目前存在的優質品種缺乏,新藥上市審批緩慢等現象,監管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從研發、生產、審批和注冊等多方面推進,優化創新藥的生存環境。
一致性評價的推進則是推動我國CRO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國內市場單一品種的一致性評價費用相對較高,預計除少數實力雄厚的大藥企選擇自行開展一致性評價,大多數藥企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自行開展一致性評價,CRO企業將成為最佳選擇。
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的統計,2011年至2015年,全球CRO行業的銷售額由213億美元穩步上升至29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25%。預計未來仍將保持穩定發展。而我國CRO市場從2011年的140億迅速增長到2015年的379億元,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水平。
興業證券表示,環顧近期醫藥業并購市場,創新藥及創新技術已成為產業資本重金追求的“新寵兒”。從模式上來看,全球市場上跨國制藥企業曾耗費巨資建立研發中心,但這種大的研發模式已經過去,目前比較流行的趨勢是VIC模式,即“VC(風險投資)+IP(知識產權)+CRO(研發外包服務)”相結合的新藥研發模式,創新藥企從外部引進產品同時委托CRO公司進行區域性或者全球性的開發。CRO浪潮已起。
對于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長江證券分析師表示,一是全球新藥審批數量和企業研發支出增加推動行業發展。隨著世界宏觀經濟趨勢向好,制藥企業的研發預算逐漸增加,將有助于從需求層面拉動整個CRO行業的快速發展。二是研發成本提升迫使藥企聘用CRO公司意愿增強。在研發成本提升與新藥專利集中到期的雙重擠壓下,藥企迫切需要新的優質品種來補充產品線。專業的CRO企業可以降低企業新藥研發成本,縮短研發周期,分散潛在風險。三是CRO行業開始呈現縱向一體化發展趨勢。新藥研發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應的不同研究階段之間的研究數據的銜接及實驗結果的可信任度。未來行業內的參與者需要通過如自行設立、合作開展或外延式并購等各種方式拓展上下游產業鏈以大型藥企在全產業鏈上的研發需求,預計CRO產業并購整合或將加速,產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
掘金“三部曲”
在三六零正式敲定借殼江南嘉捷之時,中信國安(000839)、皇氏集團(002329)、天業股份等相關概念股曾有一波熱炒,甚至連股本結構類似江南嘉捷的喬治白(002687)短期也有近30%的漲幅,不過回頭再看,這些股票至此之后再無起色,呈現持續下跌態勢。
因此,以史為鑒,此次藥明康德上市除了規避概念炒作,投資機會主要集中哪些領域?
中金公司認為,伴隨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MAH)的不斷推進,醫藥研發與生產將越來越向輕資產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致力于藥品研發外包的CRO行業與藥品生產外包的CMO行業將受益于整體的藥審改革進程。預計伴隨CRO巨頭藥明康德的上市,CRO&CMO行業整體估值有望提升。
東興證券分析師張金洋表示,受益于CRO板塊整體的高景氣度,目前A股上市的CRO標的表現會普遍向好,基于當下行業背景,以下幾類標的值得重點關注:
一方面,短期來看,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推進迅速,BE(生物等效性)訂單有望為CRO行業新增百億以上市場,BE業務成熟的優質標的獲益明顯。
另一方面,中長期來看,隨著醫藥創新寫入國策、藥審改革不斷提速、鼓勵藥品藥械創新政策頻出,國內醫藥產業將從仿制藥為主逐步實現向創新藥為主的戰略轉型,細分領域龍頭受益先發優勢,有望優先分享產業轉型帶來的機會與收益。
此外,長期來看,國內優質CRO公司必將邁入國際CRO市場,與全球CRO巨頭爭奪市場份額,因此自身綜合能力強大,全球化業務布局廣泛的CRO公司擁有更大的利潤空間。推薦關注業務全球一體化進度靠前的優質CRO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