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多年的深圳國資混改,要踩下油門了!其中商業類國企全面混改。上證報梳理發現,一大批當地上市公司都可能沾光這次混改!最早被資金挖掘的竟然是個殼公司——深圳國資旗下的沙河股份(000014)最近三個交易日已經連拉了3個漲停板。
近日,深圳市國資委召開市屬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啟動暨專題培訓工作會,市國資委主任彭海斌出席會議并作重要動員講話,市國資委副主任胡國斌作工作部署。據悉,深圳市屬國資混改的目標是商業類企業全面推動混改。
先普及下,何謂商業類國企?
根據此前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國有企業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并實行分類改革、分類發展、分類監管、分類定責、分類考核。
在商業類中,對于商業競爭類,原則上都要實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或各類非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國有資本可以絕對控股、相對控股,也可以參股,并著力推進整體上市;特定功能類要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國有資本參股;自然壟斷行業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運網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促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
據統計,深圳市國資委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數量已達23家,包括20家A股上市公司和3家H股上市公司。
據深圳市國資委網站顯示,目前市國資委旗下屬于商業類國企的包括不少上市公司:
沙河股份、深圳能源(000027)、深圳燃氣(601139)、農產品(000061)、深賽格(000058)、天健集團(000090)、深振業A(000006)、特發信息(000070)、深圳機場(000089)、鹽田港(000088)、深物業A(000011)、深紡織A(000045)、深深寶A(000019)、特力A(000025)、中新賽克(002912)、建科院(300675)(300675 )、深圳國際(00152)等等。
此外包括深圳水務、深圳巴士、創新投、特區建發、深業集團、深圳地鐵、兩市集團、免稅集團和遠致投資等,分別涉及金融、地產、建筑、公共交通、燃氣、免稅商品、港口、農產品流通、投資、電子等多種領域。
深圳國資委財務統計快報顯示,2018年1至3月,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79.1億元,同比增長14.5%;利潤總額85.2億元,同比增長11.1%;凈利潤60.7億元,同比增長9.0%;已交稅金總額190.7億元,同比增長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