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30日香港上市新規正式生效后,首只獨角獸平安好醫生于5月4日登陸港交所,創下2018年以來港股最大規模IPO。而就在平安好醫生上市前夕,小米于5月3日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材料,或將成為港股新規后首只“同股不同權”的股票。市場預計,不僅平安旗下另外三只獨角獸可能分拆赴港上市,螞蟻金服等排名靠前的獨角獸也被認為將于今年登陸港股市場,一大批獨角獸正在奔赴港交所的路上。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港股開閘將迎來一批等候多時的公司,據其此前預測,很可能會有10家以上的企業提出上市申請。但他也提醒,面對這種新興產業公司,投資者應保持冷靜的頭腦,勿盲目追從。
平安好醫生
成首家赴港上市獨角獸
頭頂2018年首只赴港上市獨角獸的光環,“平安之子”平安好醫生于5月4日正式登陸港股市場。上市首日,平安好醫生開盤價報57.30港幣,較發行價上漲4.6%,隨后受恒生指數下挫影響,最終收盤價54.80港幣,險守發行價格。以總股本10.67億股估算,其最新總市值約585港幣。
根據每股54.80港幣的發行價,扣除各項發行費用和開支后,平安好醫生IPO所得款項凈額為85.64億港幣,成為今年以來港股最大規模的IPO。本次IPO,平安好醫生共引入七名國際基石投資者,其中包括黑石、新加坡投資公司、正大集團和瑞士再保險等。據統計,七名基石投資者認購總額為5.5億美元,獲得平安好醫生7.22%至7.79%的股份。
作為首只赴港上市的獨角獸,平安好醫生在3月份科技部發布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曾以54億美元的估值位列17名。根據平安好醫生本次發行價格上下限計算,其估值約為70億美元至75億美元,相比科技部的數據,其估值至少再度飆升30%。
此外,在IPO之前平安好醫生于2016年5月份完成5億美元A輪融資,估值30億美元。2017年12月份,平安好醫生獲軟銀4億美元注資,投前估值達50億美元。加上本輪IPO融資,自2016年以來,平安好醫生募得資金逼近20億美元。
招股說明書顯示,平安好醫生本輪融資所得的40%將用于業務拓展,包括增加產品種類、招聘專業人事等;20%將用于研發,發展基礎設施、招聘人工智能專業人士等;另外30%則用于投資、收購境內公司及海外拓展。關于收購進程,王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平安好醫生與很多公司已有商務上的接觸,但仍未有具體的收購標的。
兩位數獨角獸或將投入港交所懷抱
獨角獸陸續將至
4月30日,港交所新的《上市規則》正式開始執行。新規則造成的改變涉及兩個主要核心條款,一是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二是港交所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
“改了規則之后的確很多新經濟公司移居香港。”在平安好醫生上市儀式后,李小加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很多公司等了很長時間,規則一放開,可能一下子會有一批公司赴港上市。據李小加此前預期,新規實施后很可能會有10家以上企業提出上市申請,預計最快6月份至7月份,將有首只此類股票在港交所上市。
僅平安集團旗下,另外三只獨角獸陸金所控股、金融壹賬通、平安醫保科技或將分拆赴港上市。在平安好醫生上市前夕,小米于5月3日正式以“同股不同權”的公司身份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文件,或將以千億美元的估值超越平安好醫生,成為2018年最大規模IPO。和平安好醫生一樣,互聯網醫療類的微醫目前也正在進行IPO上市前的一輪融資,微醫首席戰略官陳弘哲向港媒透露,公司目前5億美元的上市前融資進行得相當順利,若不出現差錯,將于今年年底赴港上市,估值超過50億美元。
此外,市場預計今年有可能赴港上市的熱門新股包括:螞蟻金服、QQ音樂、荷里活制片商STX Entertainment、中國長城資產、51 信用卡、借貸寶、美團點評、快手、映客、同程藝龍、貓眼微影、獵聘網、嘉楠耘智等等,都是符合市場偏好的新經濟企業,有望成為市場追捧的熱點。
興證國際分析師田勇預測,香港新上市制度生效后,創新科技產業、生物科技公司將成為IPO市場新的增長點。日前,畢馬威把2018年全年募資額的預測由2000億元港幣上調至2500億元港幣,而羅兵咸永道也預期2018全年的新股數目可達150只。
但面對獨角獸大熱,李小加則提示投資者要冷靜面對。他認為,對新經濟公司,及其新興的商業模式,投資者往往了解不夠,一時頭腦發熱涌入投資存在一定風險。加之今年市場很動蕩,貿易戰硝煙彌漫、經濟疲軟,市場風險四伏。“特別是散戶,在需求很旺盛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任何一窩蜂的事情經常會有不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