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新增信貸規模即將公布,機構普遍認為,4月份新增貸款量較3月份可能略有增加,規模將超萬億元,最高或達1.35萬億元。而近期的降準尚不能對4月份的M2增速產生明顯的影響。綜合預計4月份M2增速將小幅反彈至8.5%。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4月份新增貸款量較3月份可能略有增加,增速保持穩定。支持信貸增長的主要因素來自于表外融資需求轉表內。加之央行近期的操作有“穩貨幣、寬信貸”的思路,預計4月份信貸增速仍維持在略低于13%的水平,單月增量在1.35萬億元。
國金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預計4月份新增信貸1.3萬億元。由于4月份企業開工有所加快,銀行信貸投放節奏較3月份會有所加強。考慮到監管趨嚴,表外融資轉表內,新增信貸表現應該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國泰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央行近日定向降準,表明央行貨幣政策由穩健中性轉為靈活適度,但對4月份當月的信貸金融數據總體影響有限。預計4月份信貸新增1.1萬億元,同比增速12.7%。
當然,也有機構較為謹慎。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歷年4月份新增信貸規模往往較3月份出現季節性的回落,然而考慮到在嚴監管背景下,表外融資有向表內轉移的壓力,4月份新增信貸規模可能為9000億元,較上月回落2200億元。
M2同比增速方面,魯政委表示,受房地產銷售增速下滑的影響,居民存款向企業存款的轉化放緩,或將使4月份M1同比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至6.8%。同時,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M2同比可能回升0.2個百分點至8.4%。
連平認為,M2方面,信貸增速的維持對于M2增速有正向支撐作用,而從市場流動性時點性緊張程度來看,4月份繳稅對于M2的負面影響可能較大。而金融去杠桿以及通道業務監管加強給金融數據帶來的影響也逐漸清晰。金融機構在新規范下的股權及其他投資方面面臨大幅收縮的壓力。3月份M2增速超預期回落,與此項大幅減少8000億元有直接關系。而近期的降準尚不能對4月份的M2增速產生明顯的影響。綜合預計4月份M2增速將小幅反彈至8.5%。
針對央行近期定向降準,連平認為,盡管央行近期實施了對部分金融機構的降準,然而從總的流動性釋放規模以及結合公開市場到期等因素來看,央行依然是穩貨幣的調控思路。因此市場流動性總體保持穩定,但難免會遇到繳稅、繳準、工具到期等時點性的擾動沖擊。當然資管新規落地,金融機構業務調整也可能對市場流動性帶來一些時點性擾動沖擊。而基準利率,國內方面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似乎有降息的必要,然而美國處于加息周期,如此中美利差可能進一步收窄,對我國跨境資金帶來流出的壓力。考慮到目前中美貿易摩擦尚無定論,暫時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的可能性更大。
魯政委表示,4月份的降準操作催生了一種貨幣政策將走向趨勢性寬松的觀點。然而在控制宏觀杠桿率的大背景下,降準更多地是為了改善流動性期限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對沖”監管收緊的影響,并非政策轉向的信號。隨著近期銀行間流動性收緊和后續監管政策的出臺,市場寬松預期或將得到糾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