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證券報5月3日消息,截至5月2日,共有123家公司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創6年來新高,持續經營能力等成為審計機構關注的重點。
在2017年年報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123家公司中,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公司有34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為17家,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達72家。這一數據刷新了近5年來新高。2012年-2016年,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年報分別為88份、81份、85份、99份和106份。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仍有9家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年報,相關公司已經停牌。
業內人士指出,監管部門對中介機構勤勉盡責的要求持續加強,審計機構加大對上市公司的審計力度。部分上市公司灰色地帶的資本運作難以持續,風險集中暴露,經營業績不佳,財務調整空間壓縮。多種因素共同導致“非標”年報數量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