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過會的藥明康德將在24日迎來網上申購,成為首只上市的“獨角獸”。業內預計,藥明康德上市后上漲空間較大。但有機構表示,相比藥明康德所屬的CRO(醫藥研發外包)板塊,更看好相近的CMO(醫藥定制生產)/CDMO(醫藥定制研發生產)板塊。隨著“獨角獸”的上市,CDR回歸A股的腳步也漸行漸近,機構備戰思路初步顯現。
臨近板塊更受關注
藥明康德被稱為“醫藥界華為”,此番上市備受矚目。申萬宏源研報指出,藥明康德是國內規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醫藥研發服務企業,在全球范圍內擁有26個研發生產基地和分支機構,客戶數量超過3000家,通過“CRO+CMO/CDMO”全產業鏈覆蓋增加客戶黏性,與全球排名前20的大型藥企及各類新藥研發機構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公司CRO業務2014年至2016年占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1.64%、1.80%、2.02%,逐年上升,居全球第11位。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醫藥板塊備受市場關注,其中化學制藥板塊春節以來累計上漲12.92%。綜合申萬宏源和方正證券的研報,藥明康德的可比上市公司有昭衍新藥、泰格醫藥、博濟醫藥、博騰股份等,這4只個股今年以來漲跌不一,泰格醫藥累計上漲達56.82%,博騰股份則下跌5.28%。
某私募研究員表示,藥明康德所屬的醫藥服務行業長期看好,該行業或正在經歷曾經的紡織、電子產業產能向中國轉移的過程。藥明康德開板后是否參與要視開板價而定。需要強調的是,國內CRO上市公司業務構成差異較大,或不能簡單類比。該研究員同時指出,相比藥明康德所屬的CRO板塊,更看好相近的CMO/CDMO板塊。“可能兩者短期股價漲幅差不多,但是CMO/CDMO板塊空間更大,行業更加簡單純粹,成長性也更好,同時估值也合理。這個板塊中的優質龍頭公司,目前市占率較低,公司競爭力突出,產能擴張積極,看好未來3至5年的成長。”
某公募基金研究員則對此指出,相比專注于CMO/CDMO領域的公司,藥明康德具備全產業鏈優勢。
機構備戰CDR思路漸顯
今年注定是A股迎來諸多稀缺個股的一年。除了即將上市的藥明康德,“獨角獸”寧德時代和富士康也已經過會。更重要的是,根據證監會此前下發的《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干意見》,境外上市的大型互聯網企業今年通過CDR登陸A股成為大概率事件。雖然相關細則還未出臺,但部分機構已經開始著手備戰。
某大型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師認為,當前市場對“買大買小”尚難取得共識,首批CDR回歸A股有可能取得偏好大盤股資金和偏好小盤股資金的一致選擇,后期存在一定機會。預計CDR的推出將利好券商股,并對A股現有一些估值過高的互聯網企業形成一定利空。
東方基金經理郭瑞則表示,海外上市的龍頭企業以CDR方式回歸A股,利好A股現有的科技龍頭。由于這些個股存在稀缺性和卡位優勢,未來的估值體系將更為國際化,“獨角獸”上市和回歸將促進市場對已有龍頭價值的進一步重估。對券商股來說,CDR回歸帶來的承銷收入增長只是其收入的一部分,券商股機會仍需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
相聚資本研究員張翔指出,CDR的推出更多的是提供直接投資這些優質公司的機會,預計資金將重點關注CDR本身,博弈相關概念股難度較大。同時,從過往經驗看,CDR的股價更多的是跟隨性質,主要跟隨海外報價。普通投資者若參與CDR,建議充分了解交易的基本條款和規則,避免盲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