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中國家電制造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博鰲海南省博鰲論壇年會上發表講話。[照片/中國日報]
由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使工廠變得更加智能和自動化,高級公司高管在周一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表示,需要加大培養制造業高科技人才的力度。
中國家電制造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示,自動化并不意味著員工和企業的就業機會不應該簡單地裁員。
“相反,這一趨勢反映了培養制造業人才的新模式,過去我們需要擅長緊固螺絲的技術工人,但現在我們渴望學習速度更快的人才。
“我們不應該害怕一個更加聰明的時代,我們應該為此感到自豪,并加緊培養能夠控制機器的人才,”董補充說。
目前,格力在中國擁有8個生產基地,其中大部分是無人工廠,并且擁有約12,000名從事產品研發的員工。
隨著全球企業紛紛采用技術來升級工廠和提高制造效率,這引發了人們對工人就業機會減少的擔憂,這些評論隨之而來。
美國科技公司惠普亞太和日本地區總裁理查德貝利表示,未來,生產力將受到人工智能,3D打印,大數據和其他技術的推動,為不同的工作創造了廣泛的行業。
但是這種變化需要時間,而且政府和公司有足夠的空間來應對這些挑戰,Bailey補充說。
默克控股(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Allan Gabor對此觀點表示贊同。他認為解決可能的職位轉移問題的辦法是大規模地集體培訓員工,以確保員工能夠得到充分的培訓,所以以迎接新的機遇。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帶來新的挑戰,但人們可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Gabor補充說,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幫助員工接受新技術并將自己提升為更高級的技能擁有者。
技術可以是包容性的,不會讓人們落后,他補充說。
中國機器人公司小Robot機器人創始人袁輝表示,技術改造不會導致失業。相反,它會激勵人們轉向更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工作。